木偶視督臣,一氣通下上

乾隆言志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言志》

全文:
甘省捐監蠹,始自王亶望。
木偶視督臣,一氣通下上
定議收本色,貯倉資賑放。
墨吏收折色,欲壑饕無量。
報部仍本色,公然行詐誑。
何能終久瞞,水落石出狀。
利令其智昏,抑亦良心喪。
此而逭抵法,弊吏將何尚。
冒賑兼剝民,自取罪應償。
然予慮因咽,廢食益非當。
明道語晦叔,讜言恆所仰。
寧受百人欺,好賢心莫曠。
吾以用之賑,寧濫毋遺宕。
誠恐覬覦者,謂吾靳賑餉。
巧吏何弗為,恤民事胥忘。
弊不可不懲,即此恐招謗。
吾如有所吝,全蠲賦三貺。
萬民被豈虛,萬世傳寧妄。
是用布赤心,言志期共諒。
嗟乎為君難,展轉增惆悵。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木偶

(1)

(2) 木頭做的人像或形似其他生物的小東西

(3) 常用來形容痴呆的神情

他像個木偶

督臣

即總督。因上對朝廷,故稱。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庶品》:“如今年督臣進荔枝,則撫臣進蘭花,明歲互易之。” 清 林則徐 《復奏曾望顏條陳封關禁海事宜折》:“查上年臣 林則徐 先已會同前督臣 鄧廷楨 、暨臣 豫堃 節次商議及之。”

一氣

(1) 一舉,一次,不間斷地

一氣呵成

(2) 同一幫派,聲氣相通;同夥

他們通同一氣

(3) 一陣(多含貶義)

瞎鬧一氣

下上

(1).下等中的上等,即第七等。《書·禹貢》:“厥田惟下上。” 孔 傳:“田第七。”《漢書·地理志上》:“田下上,賦下中三錯。” 顏師古 註:“田第七,賦第八,又雜出第七至第九,凡三品。”

(2).同“ 上下 ”。謂高低。《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下上其音。” 毛 傳:“飛而上曰上音,飛而下曰下音。”

(3).同“ 上下 ”。指高處和低處。 宋 曾鞏 《道山亭記》:“其谿行則水皆自高瀉下,石錯出其間,如林立,如士騎滿野,千里下上,不見首尾。” 宋 梅堯臣 《和平叔道傍竹》詩:“下上乏佳禽,左右雜枯桑。”

(4).同“ 上下 ”。猶言古今。 唐 劉禹錫 《魏生兵要述》:“磅礴下上數千年間,其攟摭評議無遺策,用是以乾握兵符貴人,宜有虛己而樂聞者。”

(5).同“ 上下 ”。長幼;尊卑。 明 李東陽 《貴君墓碑銘》:“理家四十年,下上輯睦如一日。”

從高處到低處,又從低處到高處。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詩:“君隱磷而出沒,望嶔岑而下上。” 宋 梅堯臣 《觀文丁右丞輓詞》之二:“白馬悲鳴駐,黃鸝下上飛。”

乾隆名句,言志名句

詩詞推薦

  • 塞宴四事·其三·相撲

    乾隆清代〕健兒揎袖短後衣,席前相撲呈雄嬉。捭拖拗拉矜扲掑,跮踱踞蹋蹍且䠑。乘間伺怠出以奇,恧然躓蹶力不支。勝者
  • 定窯磁枕

    乾隆清代〕磁中定州猶椎輪,丹青弗藉傅色紛。懿茲方枕質樸淳,蛤粉為釉鋪以勻。鉛氣火氣淨且淪,粹然古貌如道人。通靈
  • 病中排閟

    蘇泂宋代〕中年一病一回覺,老大康寧知更難。只今四十已華發,未到七旬應碧山。故疆風土望莫及,前輩典刑追不還。但願
  • 沖陶山中

    汪宗臣宋代〕侵床綠意多,過牖松花落。草堂一編詩,送客不下閣。
  • 憶古襄州西教場打球

    陳郁宋代〕憶參元帥古襄州,幾度莎場馬打球。鞍轡鬧裝都一樣,野夫不著皂貂裘。
  • 如夢令·其一·春晝

    王士禎清代〕簾外遊絲片片。晝靜碧虛常卷。翠雀下花陰,啄破春痕一線。誰見。誰見。清淚朝朝洗面。
  • 題寓安堂

    成繪明代〕草堂新構瀼之濱,釣月耕雲更可人。樽酒且謀今日計,山林隨分此生身。暖風燕子尋常到,晴雪梅花著處春。何用
  • 虜中作四首·其二

    劉跂宋代〕甘作河南犬,休為燕地人。舉能羞石晉,誰復怨嬴秦。地扼遼東海,星占析木津。悲傷此邦舊,會遣一朝新。
  • 自海至楚途次寄馬全玉八首

    張耒宋代〕蕭蕭柳岸野風秋,虹掛前山晚雨收。回首孤城空綠樹,滿川斜日放歸舟。年來雙淚供愁盡,去去勞生幾日休。試問
  • 五祖荷鋤贊

    釋廣聞宋代〕江上青山未老,钁頭邊事猶在。若能慎初護末,未到兩重納敗。
木偶視督臣,一氣通下上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