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禹偁的《聞鴞》
全文:
元精育萬匯,羽族何茫茫。
為怪有鴟鴞,為瑞稱鳳皇。
鳳皇不時出,未識五色章。
吾生在鄒魯,風土殊遠方。
鳴鳩隨乳燕,日夕巢我梁。
翩翾雜鳥雀,穿屋率為常。
又從筮仕來,五年居帝鄉。
更直入承明,侍宴趨未央。
上林聞鶯囀,巧舌如笙簧。
鴟鴞徒知名,聞見實未嘗。
頃年謫商山,聽之已悲涼。
今茲出內庭,罰郡來永陽。
誰知爾鸋鴂,營巢在城牆。
年加睡漸少,秋盡漏且長。
鳴嘯殊不已,歷歷含微霜。
孺人泣我右,稚子啼我傍。
吾心非達士,詎免亦倀倀。
人生縱百歲,忽若石火光。
其間有窮通,幽昧難自量。
我愛臯與夔,峨冠虞舜堂。
簫韶聞九成,丹穴來鏘鏘。
又愛閎與散,陳力遇文王。
鸑鷟聽岐山,多士周道昌。
嗟嗟漢賈誼,年少謫南荒。
故有鵬鳥賦,倚伏理甚詳。
郇公暨鄴侯,放逐同一邦。
夜深聞此鳥,韋公涕沾裳。
李侯舉酒令,斯音非不祥。
坐客如不聞,罰之以巨觴。
遂使惡鳥聲,聽之靡所傷。
贊皇貶袁州,懷鴞義亦臧。
乃知昔賢哲,未免亦淒遑。
況予不肖者,冒寵登朝行。
報國惟直道,謀身昧周防。
四年兩度黜,鬢髮已蒼蒼。
雖得五品官,銷盡百鏈鋼。
何當解印綬,歸田謝膏粱。
教兒勤稼穡,與妻甘糟糠。
鳳來非我慶,號集非吾殃。
優遊盡天年,身世俱可忘。
參考注釋
何當
(1).猶何日,何時。《玉台新詠·古絕句一》:“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當暫忘。”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 郁達夫 《奉懷》詩:“何當剪燭 江 南墅,重試清談到夜分。”
(2).猶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長安敘懷寄崔十五》詩:“聞説 唐生 子孫在,何當一為問窮通?” 宋 蘇軾 《龜山辯才師》詩:“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磑。”
(3).猶安得,怎能。 唐 岑參 《阻戎瀘間群盜》詩:“帝鄉北近日, 瀘口 南連蠻。何當遇 長房 ,縮地到京關。” 宋 王安石 《次韻答陳正叔》之二:“何當水石他年住,更把韋編靜處開。” 清 錢謙益 《玉堂雙燕行送劉晉卿趙景之兩太史謫官》詩:“何當鳴梧比丹鳳,且願銜花效黃雀。”
(4).猶何況。 唐 王昌齡 《江上聞笛》詩:“不知誰家子,復奏 邯鄲 音,水客皆擁棹,空霜遂盈襟。羸馬望北走,遷人悲 越 吟。何當邊草白,旌節 隴 城陰。” 宋 蘇軾 《無題》詩:“年光與時景,頃刻互衰變。何當血肉身,安得常強健!” 明 陳所聞 《金落索·閨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靈藥,風雨何當憶故人?”
(5).猶合當,應當。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明時正欲精蒐選,榮路何當力薦延。”京劇《雁門關》第一場:“決勝千里辨輸贏,單注著 黃巢 今日何當敗。”
(6).猶何嘗。 晉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解印綬
解下印綬。謂辭免官職。《漢書·薛宣傳》:“ 游 ( 謝游 )得檄,亦解印綬去。”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 敬子 解其意。一夕,解印綬遁去。” 梁啓超 《匈牙利愛國者噶蘇士傳》第十二節:“ 噶蘇士 既解印綬,旋察 古魯家 之異志,知事不可為,乃避難於 突厥 。”亦省作“ 解綬 ”、“ 解印 ”。 漢 蔡邕 《文范先生陳仲弓銘》:“郡政有錯,爭之不從,即解綬去。” 唐 王維 《濟上四賢詠》:“解印歸田裡,賢哉此丈夫。” 元 張可久 《朱履曲·歸興》曲:“堂上先生解印,松邊稚子迎門。” 清 李漁 《慎鸞交·譎諷》:“下官 蘇州 太守 卜康民 ,地處衝繁,事多盤錯,未得掛冠之便,難萌解綬之心。”
歸田
(1) 指辭官歸里,退隱
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中無人,不如歸田。”——《晉書·李密傳》
解甲歸田
(2) 歸還田地;舊指歸還耕種的公田
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漢書·食貨志上》
膏粱
(1) 肥肉和細糧。泛指肥美的食物
膏粱之味。——《孟子·告子》
膏粱厚味
(2) 借指富貴人家子弟
伯子常自矜蔭籍之美,謂 王弘曰:“天下膏梁。唯使君與下官耳。——《宋書·荀伯子傳》
寄言紈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紅樓夢》
王禹偁名句,聞鴞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何當解印綬,歸田謝膏粱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