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留別葉相師原文
綠野堂開松菊陰,中書再入主恩深。
綸扉十載憂時淚,劍履三朝捧日心。
世事兵戈期洗雨,蒼生霄漢望為霖。
可知沖聖勞宵旰,鷗鳥幽盟未許尋。
詩詞問答
問:出都留別葉相師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出都留別葉相師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出都留別葉相師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侵韻
參考注釋
野堂
村居之堂屋。 唐 杜甫 《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江村野堂爭入眼,垂鞭嚲鞚凌紫陌。” 宋 陸游 《野堂》詩:“野堂蕭颯雪侵冠,歷盡人間行路難。” 宋 張孝祥 《鵲橋仙·戲贈吳伯承侍兒》詞:“野堂從此不蕭疏,問何日、尊前喚客。”
松菊
松與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堅貞節操或具有堅貞節操的人。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唐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贈別》詩:“田園松菊今迷路,霄漢鴛鴻久絶羣。”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八:“ 陶潛 酷似 臥龍 豪,萬古 潯陽 松菊高。”
中書
(1).皇宮中的藏書。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漢書·儒林傳·孔安國》:“ 成帝 時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為《百兩》徵,以中書校之,非是。” 顏師古 註:“中書,天子所藏之書也。”《後漢書·伏湛傳》:“ 永和 元年,詔 無忌 與議郎 黃景 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藝術。” 李賢 註:“中書,內中之書也。”《三國志·吳志·孫亮傳》“日於苑中習焉” 裴松之 注引《吳歷》:“ 亮 數出中書視 孫權 舊事。”
(2).官名。中書令的省稱。 漢 設中書令,掌傳宣詔令,以宦者為之,後多任用名望之士。《漢書·蕭望之傳》:“ 望之 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 晉 庾亮 《讓中書令表》:“國恩不已,復以臣領中書。” 隋 唐 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俱為宰相,後因以中書稱宰相。《宋史·葉清臣傳》:“陛下欲息奔競,此繫中書。若宰相裁抑奔競之流,則風俗惇厚,人知止足。” 清 洪昇 《長生殿·賄權》:“中書獨坐攬朝權,看炙手威風赫烜。”
(3).官名。中書舍人的省稱。 隋 、 唐 時為中書省的屬官。 明 清 廢中書省,於內閣設中書舍人,掌撰擬、繕寫之事。《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中書的班次,進士是一途,監生是一途。”《官場現形記》第五三回:“他就湊了千把銀子,捐了個內閣中書。”
(4).官署名。 唐 代的中書省、 宋 代的政事堂,亦直稱為“中書”。 唐 白居易 《和裴相公傍水閒行絕句》:“行尋春水坐看山,早出中書晚未還。”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文潞公 在樞府,嘗一日過中書,與 荊公 行至題下。”
(5).毛筆的別稱,“中書君”的省稱。《剪燈餘話·武平靈怪錄》:“早拜中書事 祖龍 , 江淹 親向夢中逢。”參見“ 中書君 ”。
入主
謂外族進入中原作統治者。 曹亞伯 《武昌起義》:“此 滿清 入主二百六十餘年來,凡屬旗籍,只知 * 漢 人,旗人 * ,亦無官府敢究,今始知天道之好還也。” 魯迅 《華蓋集續編·古書與白話》:“外來的事物,都要‘用夷變夏’,必須排除的,但待到這‘夷’入主中夏,卻考訂出來了,原來連這‘夷’也還是 黃帝 的子孫。”
綸扉
猶內閣。 明 清 時稱宰輔所在之處為“綸扉”。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 弘 成 以前,內閣尚參用外秩,如 陳山 以舉人, 楊士奇 以薦辟……皆入綸扉,五十年以來,遂顓用詞臣矣。” 清 龔自珍 《上大學士書》:“其不在內廷之大學士,著常川到閣,以重綸扉,以符體制。”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 趙仁圃 ﹞平生愛時文,雖入綸扉,猶手校 成 宏 諸大家,孜孜不倦。”
憂時
憂念時事。 明 劉基 《次韻和孟伯真感興詩》:“避難移家適遠鄉,憂時一夜百迴腸。”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於是朝廷贈答之風衰,草野憂時之言作矣。”
劍履
見“ 劍履上殿 ”。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註:“三朝,歲首朔日也。”《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註:“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1).外朝、內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註:“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2).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捧日
(1).喻忠心輔佐帝王。語本《三國志·魏志·程昱傳》“表 昱 為 東平 相,屯 范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昱 少時常夢上 泰山 ,兩手捧日, 昱 私異之,以語 荀彧 …… 彧 以 昱 夢白 太祖 。 太祖 曰:‘卿當終為吾腹心。’” 唐 盧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詩:“驅車雖道還家近,捧日惟愁去國遙。” 明 吳承恩 《贈邑侯湯濱喻公入覲障詞》:“敝屣官曹,惟切瞻雲之念;括囊經濟,猶懸捧日之心。”
(2).捧日營。參見“ 捧日營 ”。
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書憤》
(2) 人情世故
善於世事
兵戈
(1).指兵器。 唐 李白 《大獵賦》:“韜兵戈,火網罟。”
(2).指戰爭。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欲興兵戈,以誅暴 楚 。”《後漢書·獨行傳·譙玄》:“時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學業。”《三國演義》第九六回:“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廢法,何以討賊耶?” 清 周亮工 《即席次韻贈信州周公鼎》詩:“兵戈十載後,窮巷遠遊人。”
(3).指軍隊。 唐 黃滔 《景陽井賦》:“玉樓之絲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晝逼。” 宋 岳飛 《奉詔移偽齊檄》:“順逆二途,蚤宜擇處。兵戈既逼,雖悔何追。”
蒼生
(1).草木叢生之處。《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生。” 孔 傳:“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蒼然生草木,言所及廣遠。”
(2).指百姓。《文選·史岑<出師頌>》:“蒼生更始,朔風變律。” 劉良 註:“蒼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詩:“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 明 楊慎 《李光弼中潬之戰》:“儒者紙上之語,使之當國,豈不誤蒼生乎?” 鄒韜奮 《經歷》三二:“有害盡蒼生的黨,有確能為大眾謀幸福的黨。”
(3).罵落第秀才的話。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三五出:“狀元真大才,衙門面向兩扇開。你還不曾會讀書,蒼生還相見,休要來。”
霄漢
雲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氣凌霄漢
可知
見“ 可知道 ”。
沖聖
年幼的君主。 明 湯顯祖 《張洪陽相公七十壽序》:“ 江陵 張公 以剛扶沖聖之哲,而事亦不可謂不治也。”
宵旰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歇息
宵旰憂虞軫。——唐· 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著詩催得雨垂垂,連累林鳩逐婦歸史彌寧《鳩》
- 流坎隨所遇,遲速吾不問陳造《雁汊東守風四首》
- 如今且說世平康逸民《江城子(中秋憶舉場)》
- 樞機慎仆隸
- 最好是、雍容蘭省,直道事吾君盧炳《多麗(壽邵郎中)》
- 浮山讀書處,定跨玉蜍仙吳泳《挽貴平大夫》
- 寶此猶圭璧,流芳在後昆李曾伯《跋衡山曾尉持示秀溪翰墨》
- 長風吹不盡,驟雨灑還清孔武仲《同賦京塵》
- 雲表晨鳧翻舄影,齋中夜鶴應琴絲
- 文衰東京後,特起得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