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侯善淵的《滿庭芳》
全文:
去質貪華,還淳復古,本源濁以徐清。
卑謙處厚,能弊不新成。
知足無榮無辱,彝然御、非躁非輕。
還知否,存亡得失,進退若虧盈。
如斯全可道,心中出屑,眼裡抽釘。
瞳*奕羽,虛谷曠然明。
三氣氤氳密降,純陽煥、形釋心凝。
歸來處,風恬浪淨,明月照寰瀛。
參考注釋
三氣
(1).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氣。 唐 吳筠 《高士詠·混元皇帝》:“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氣初。”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謁禹廟醮詞》:“三氣肇胎,九元裁質。”按,《廣雅·釋天》:“太初,氣之始也,生於酉仲,清濁未分也。太始,形之始也,生於戌仲,清者為精,濁者為形也。太素,質之始也,生於亥仲,已有素樸而未散也。三氣相接,至於子仲,剖判分離,輕清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中和為萬物。”參閱《易緯·乾鑿度》。
(2).指天、地、人之氣。《宋書·禮志一》:“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以應天地三氣三色。”《國小紺珠·藝文·三墳》引 漢 馬融 曰:“三氣,天、地、人之氣。”
(3).道教語。指太陰、太陽、中和之氣。《太平經·名為神訣書》:“太陰、太陽、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人為樞機,故當深知之。”
(4).道教語。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氣。《黃庭內景經·呼吸》:“留胎止精可長生,三氣右徊九道明。” 梁丘子 註:“三氣,謂三丹田之氣。”
(5).中醫指六氣中的第三氣,即暑氣,屬於相火。《醫宗金鑒·運氣要訣·六氣勝復歌》“邪氣有餘必有復,勝病將除復病萌”註:“時有常位者,謂勝之時在前,司天天位主之;自初氣以至三氣,此為勝之常也。”
氤氳
煙氣、煙雲瀰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盪的樣子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唐· 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雲煙氤氳
純陽
(1).純一的陽氣。古代以為陰陽二氣合成宇宙萬物。火為純陽,水為純陰。《北堂書鈔》卷一四九引 漢 蔡邕 《月令章句》:“天有純陽積剛,運轉無窮。”《易·乾》“元、亨、利、貞” 唐 孔穎達 疏:“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書·洪範》“炎上作苦” 唐 孔穎達 疏:“火是純陽,故炎上趣陽。”
(2).陰陽家以農曆四月己巳日為純陽。《協紀辨方書·義例二·純陽》:“《堪輿經》曰:‘四月卦得乾,謂六爻皆陽,陰氣已盡,故以己配巳,為純陽也。’”
(3).傳說中神仙 呂洞賓 的別號。亦稱“ 純陽子 ”。相傳為 唐 末人,名 岩 ,舉進士不第,後隱居 終南山 ,不知所終。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元 明 小說中列為八仙之一。《醒世恆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那位神仙是誰?姓 呂 名 巖 ,表字 洞賓 ,道號 純陽子 。自從黃粱夢得悟,跟隨師父 鍾離先生 ,每月在 終南山 學道。”
心凝
聚精會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粉蝶》:“ 陽 目注心凝,對燭自鼓;久之,頓得妙悟,不覺起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歷 火燄山 ,山重重,氣熏騰若爐灶。凡行必於雨後,心凝目注,輕蹟步履之,悞蹴山石,則飛燄騰灼焉。”參見“ 心凝形釋 ”。
侯善淵名句,滿庭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