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洪的《贈法傳》
全文:
栴檀林下老支郎,偶泛溪邊般若航。
齋缽分摶香積飯,午窗對臥淨名床。
雲山宴坐千春木,塵境難留三宿桑。
欲吉他年蓮社友,空門氣味覺優長。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栴檀
(1).梵文“栴檀那”(candana)的省稱。即檀香。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道安》:“雨甘露於豐草,植栴檀於 江 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憍賞彌國》:“親觀妙用,雕刻栴檀。” 宋 蘇軾 《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詩:“栴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西遊記》第八回:“佛子還來歸本願, 金禪長老 裹栴檀。” 蘇曼殊 《答瑪德利瑪湘女士》:“復實以栴檀香屑,最能耐久。”參見“ 檀香 ”。
(2).指山茶科紫莖屬一類植物。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李白《安陸寄劉綰》
支郎
(1).稱 漢 末、 三國 時僧人 支謙 。 月支國 人,於 東漢 末遷居 吳 地,從 吳 孫權 黃武 二年(公元223年)到 孫亮 建興 二年(公元253年),譯出《大明度無極經》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為著名的佛經翻譯家。其人細長黑瘦,眼多白而睛黃,除博通梵籍外,於世間技藝亦多所精究,時人諺曰:“ 支郎 眼中黃,形軀雖小是智囊。”參閱 隋 費長房 《歷代三寶記·魏吳錄》、 宋 道誠 《釋氏要覽·稱謂》。
(2).指 晉 代高僧 支遁 。 明 沉德符 《野獲編·釋道·禪林諸名宿》:“其時 雪浪 洪恩 本講經法司,而風流文藻,辨博自喜,有 支郎 畜馬剪隺之風。” 清 曹寅 《寄題東園》詩之七:“ 支郎 偏愛馬,處士獨憐鶴。”參見“ 支公 ”。
(3).泛稱僧人。 唐 鄭谷 《重訪黃神谷策禪者》詩:“初塵芝閣辭禪閣,卻訪 支郎 是老郎。” 前蜀 韋莊 《下第題青龍寺僧房》詩:“酒薄恨濃消不得,卻將惆悵問 支郎 。”
溪邊
古代傳說中的獸名。《山海經·西山經》:“﹝ 天帝之山 ﹞有獸焉,其狀如狗,名曰谿邊,席其皮者不蠱。” 郭璞 註:“或作谷遺。” 畢沅 曰:“草木鳥獸之名多雙聲,當為谷遺。”
般若
智慧。佛教用語。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的先驗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識
李洪名句,贈法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