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惟一的《頌古三十六首》
全文:
縱火燒山臘月時,衲衣下事為全提。
幾多撥草瞻風底,燎盡眉毛總不知。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火燒
表面沒有芝麻的燒餅
臘月
農曆十二月
寒冬臘月
衲衣
(1).僧衣。《南齊書·張欣泰傳》:“ 欣泰 通涉雅俗,交結多是名素。下直輒遊園池,著鹿皮冠,衲衣錫杖。” 唐 賈島 《崇聖寺斌公房》詩:“落日寒山磬,多年壞衲衣。”《資治通鑑·後晉齊王開運二年》:“ 仁達 欲自立,恐眾心未服,以 雪峯寺 僧 卓巖明 素為眾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過膝,真天子也。’相與迎之。己亥,立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帥將吏北面拜之。” 清 黃景仁 《慈光寺前明鄭貴妃賜袈裟歌》:“銅駝荊棘尋常見,何論區區一衲衣。”
(2).代稱僧人。 宋 梅堯臣 《僧可真東歸因謁范蘇州》詩:“野策過寒水,山童護衲衣。” 清 顧炎武 《楚僧元瑛談湖南三十年來事作四絕句》之四:“夢到江頭橘柚林,衲衣桑下愜同心。”
(3).道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四·傅山父子》:“亂後,夢天帝賜以黃冠衲衣,遂為道士裝。”
(4).補綴過的衣服。泛指破舊衣服。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建康貧者》:“時盛寒,官方施貧者衲衣。見其劇單,以一衲衣與之。辭不受。”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韓文靖公事輯》:“ 熙載 嘗著衲衣負筐,令門生 舒雅 執手版,乞食諸姬院,以為笑樂。”
事為
(1).指工藝技術。《禮記·王制》:“八政:飲食、衣服、事為、異別、度、量、數、制。” 鄭玄 註:“事為、謂百工技藝也。”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為之盛,其心有慕焉。”
(2).作為,行為。 明 方孝孺 《戇窩記》:“君居其名,師其道,言論事為必有卓乎越於世者。” 康有為 《大同書·婦女之苦總論》:“其他狀貌、文采、技藝、事為,皆人各有好,萬不可強同。”
釋惟一名句,頌古三十六首名句
名句推薦
五千年廟兒興廢,老柏數十常青蔥
謝覺哉《黃陵古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