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寄劉叔驥兼索遠齋伯瑞仲文叔魚叔驥和叔太和》
全文:
苕溪往來非不款,何山道場況非遠。
如何著腳竟無緣,孤我平生看山眼。
劉郎生長在溪山,吸光飲綠歲月閒。
不惟人作晉宋樣,更覺詩參簡遠間。
向來稍得相酬唱,別後闕然難屢枉。
況今結束事西浮,那可無詩道遐想。
遠齋視我猶其子,伯仲視我乃其季。
儻能俱寄絕妙辭,更約髯參並表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向來
(1) 一貫如此
(2) 先前
向來之煙霞。——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向來不過籠絡耳。——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相酬
(1).唱和;酬對。 唐 韓愈 《雙鳥》詩:“還當三千秋,更起鳴相酬。” 宋 朱熹 《再和油字韻》:“箇里竟能無一語,應慙二鳥起相酬。” 明 袁宗道 《六月三十夜同蕭允升過黃思立齋頭》詩:“一見生狂態,相酬多謔言。”
(2).報答;酬謝。《東周列國志》第三二回:“某等願送汝君歸國,何以相酬?” 清 管同 《黃蛟門傳》:“人或招飲食,必堅拒逃匿,須要覓牽持,不得已而後至。經數日輒相酬,其豐腆恆加倍。”
闕然
(1).間斷貌;延擱貌。《莊子·盜跖》:“﹝ 孔子 ﹞歸到 魯 東門外,適遇 柳下季 。 柳下季 曰:‘今者闕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 跖 邪?’”《漢書·司馬遷傳》:“闕然不報,幸勿過。” 顏師古 註:“謂中間久不報也。”
(2).缺少的樣子;不完備的樣子。《荀子·禮論》:“其於禮節者闕然不具。”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書》之二:“所當設張之具,猶若闕然。” 明 方孝孺 《與采苓先生書》之二:“還家以來,道里脩隔,人事多故,慶弔之意,闕然不舉。”
(3).指(才力)不足的樣子。 宋 王安石 《謝執政啟》:“特蒙優渥,猥被方州,自惟闕然,何以稱此?”
(4).若有所失的樣子;缺憾的樣子。《後漢書·魯恭傳》:“百姓闕然,三時不聞警蹕之音,莫不懷思皇皇。” 清 吳敏樹 《與筱岑論文派書》:“今遺稿無幾,而多沒之,則使人不盡見其所用心,宜兄之有闕然也。”
趙蕃名句,寄劉叔驥兼索遠齋伯瑞仲文叔魚叔驥和叔太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