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新春有感寄常夷甫》
全文:
餘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壯。
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悵。
誤蒙三聖知,貪得過其量。
恩私未知報,心志已凋喪。
軒裳德不稱,徒自取譏謗。
豈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
身雖草莽間,名在朝廷上。
惟余服德義,久已慕恬曠。
矧亦有吾廬,東西正相望。
不須駕柴車,自可策蔾杖。
坐驚顏鬢日摧頹,及取新春歸去來。
共載一舟浮野水,焦陂四面百花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德義
(1).道德信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二》:“彼皆戴仰大王德義,願為大王臣妾。德義已行,南面稱伯, 楚 必斂衽而期。” 晉 潘岳 《西征賦》:“誦六藝以飾姦;焚詩書而面牆;心不則於德義,雖異術而同亡。” 宋 曾鞏 《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為一鄉一縣,其德義惠愛,尚足以薰蒸漸澤。”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或棄斥德義,蹇視淫游,以嘲弄社會,聊快其意,如 堂祥 。”
(2).謂賞罰得當;亦謂從善去惡。《國語·周語中》:“故聖人之施捨也議之,其喜怒取與也亦議之,是以不主寬惠,亦不主猛毅,主德義而已。” 韋昭 註:“賞得其人,罸當其罪,是為德義。”《國語·晉語七》:“ 悼公 與 司馬侯 升臺而望,曰:‘樂夫?’對曰:‘臨下之樂則樂矣,德義之樂則未也。’公曰:‘何謂德義?’對曰:‘諸侯之為,日在君側,以其善行,以其惡戒,可謂德義矣。’” 韋昭 註:“善善為德,惡惡為義。”
久已
早已;早就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
恬曠
淡泊曠達。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恬曠苦不足,煩促每有餘。” 唐 白居易 《昭國閒居》詩:“平生尚恬曠,老大宜安適。” 宋 曾鞏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節推》詩:“子遺萬事遂恬曠,我繫一官常侷促。”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月涵》:“ 吳興 董説 字 若雨 ,華閥懿孫,才情恬曠。”
歐陽修名句,新春有感寄常夷甫名句
名句推薦
老僧嘗駐錫,從此悟清漣
吳光登《游珠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