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文珦的《首夏獨游響潭》
全文:
不解驅馳巧作謀,偃然守拙臥林丘。
方忻嫩綠成槐夏,又愛輕進作麥秋。
龍宅清深唯獨往,鶯聲款曲似相留。
僧言漠布岩尤好,明日須當到上頭。
參考注釋
不解
(1).不能解開;不能分開。《楚辭·九章·哀郢》:“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漢 枚乘 《七發》:“ 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明 李贄 《過桃園謁三義祠》詩:“誰識 桃園 三結義,黃金不解結同心。”
(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 漢 孔融 《論盛孝章書》:“向使 郭隗 倒懸而王不解,臨難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 柳青 《狠透鐵》:“有時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惡痛絕,好象結了不解之仇。”
(3).不止;不罷休。《漢書·五行志上》:“歸獄不解,茲謂追非,厥水寒,殺*人。”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謂釋有罪之人而歸無辜者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七:“男家送去一床嗶嘰被,女家不要,非得麻花被不解。”
(4).不懂,不理解。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 唐 李白 《月下獨酌》詩之一:“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李筌 注《陰符經》,至‘禽獸之制在氣’經年不解,夢烏衣人教之,遂通其義。” 余開選 《獅子》:“‘你要幹啥?’ 王天明 不解地問。”
不懈怠。《詩·大雅·假樂》:“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禮記·雜記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驅馳
(1) 策馬快奔
軍中不得驅馳
(2) 盡力奔走效勞
逐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出師表》
(3) 驅使
驅馳氈裘之長。——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偃然
(1).安息貌。《莊子·至樂》:“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唐 孫樵 《乞巧對》:“予方高枕,偃然就寢。” 清 龍啟瑞 《病說》:“見其兀然而坐,偃然而息。”
(2).驕傲自得貌。《新唐書·突厥傳上》:“至則 車鼻 偃然無入朝意, 華 謀與 葛邏祿 共劫之。”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四:“ 國 ( 武國 )至 山陽 ,偃然自大,受 全 ( 李全 )庭參, 全 軍忿怒,囚而殺之。”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一》:“意氣揚揚,偃然自得。”
(3).倒臥狀。 宋 洪邁 《夷堅甲志·海大魚》:“得一魚,長二丈餘,重數千斤。剖及腹,一人偃然橫其間,皮膚如生,蓋新為所吞也。” 清 姚鼐 《蕭孝子祠堂碑文》:“親偃然死,子欲無生。”
(4).猶巍然。 唐 韓愈 《南山》詩:“或靡然東注,或偃然北首。”
(5).猶公然。《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龍之為物,以不見為神,以升雲行天為得志,今偃然暴露其形,是不神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娼妓﹞至今日而偃然與衣冠宴會之列,不亦辱法紀而羞當世之士哉!”
(6).猶儼然。《新唐書·王鉷傳贊》:“於時天子見海內完治,偃然有攘卻四夷之心。”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二:“﹝ 張瑴 ﹞以詩酒自放,偃然為 西州 豪俠魁。” 金松岑 《文學觀》:“若夫標一義,創一例,下筆放眼,偃然若有古人之在我眼前,則閎識孤懷,竊嘆古今人不數覯矣。”
守拙
封建士大夫自詡清高,不做官,清貧自守,叫守拙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林丘
見“ 林丘 ”。
亦作“ 林坵 ”。亦作“ 林邱 ”。1.樹木與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 宋 謝惠連 《西陵遇風獻康樂》詩:“零雨潤墳澤,落雪灑林丘。” 元 薩都剌 《次張舉韻題皖山金氏繡野亭》:“最喜園林動花竹,不妨城郭帶林丘。” 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私葬》:“殺氣如煙蔽林坵,孤城半掩無人鬭。”
(2).指隱居的地方。 晉 謝安 《蘭亭》詩:“伊昔先子,有懷春遊,契茲言執,寄傲林丘。” 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詩之一:“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予賦《留窮詩》,以述其志云:‘……窮自有離合,心何偏去留。踟躕兼晦朔,寂寞且林邱。’”
釋文珦名句,首夏獨游響潭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贈馮鈍吟先生四首·其一
方仁淵〔清代〕荒草離離空自春,一抔誰復吊詩人。山隈幸有遺碑在,姓字依稀古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