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豐的《乞如願》
全文:
曰來紫姑,讖甘有兮松醽,糅以兮膠餳。
紫姑來下肸余馨。
讖辛有兮椒醁,糅以兮蔥{鞠革換飠},紫姑來下肸余馥。
讖淡有兮桃醾,糅以兮柏飴。
紫姑來下肸予馡。
讖三薰兮三酹,夫有懇兮其敢昧。
久求如願兮,顧茲在幾為余兮割愛。
讖來紫姑,伊嫠且嫍。
讖凡借顏色,饒髭鬚。
讖厥有李赤豫讓范雎。
讖若乃鬼殘,彼非刑餘。
讖彼所有若所無,緩急自可相須。
讖詎必如願,而弗以乞余。
讖羌紫姑,形不露脰而有影若拇,殆余授邪。
讖羌如願,聲不露噣而有響若吽,殆余扣邪。
公其願貴,或願富邪。
貴豈能玉余骨使莫腐,富豈能冰余肉使莫臭邪。
文章可傳,金石不朽。
要責其精,須遲以久。
余心所願,汝假之壽。
參考注釋
若乃
至於。用於句子開頭,表示另起一事。 漢 班固 《西都賦》:“若乃觀其四郊,浮游近縣,則南望 杜 霸 ,北眺 五陵 。”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下·伐宋》:“若乃天者,則吾焉知其好惡而暇徵之耶?” 金 王若虛 《焚驢志》:“若乃水旱之事,豈其所知而欲寘斯酷歟!” 王闓運 《嚴通政庶母任氏壽頌》:“若乃家推宿齒,禮絶青衣,婢或窺眉不疑,黃氣配尊而分。”
刑餘
(1).受過肉刑;判過刑。《韓非子·內儲說下六微》:“刑餘之人,何事乃敢乞飲長者!”《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齊威王 欲將 孫臏 , 臏 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續資治通鑑·宋徽宗宣和三年》:“ 朱勔 父子,本刑餘小人。”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李白是經歷了長流 夜郎 的刑餘之人。”
(2).指受過肉刑的人。《逸周書·大明武》:“六刑餘。” 孔晁 註:“刑餘,赦徒。”
(3).指閹人。即受過宮刑的人。《韓非子·亡徵》:“女子用國,刑餘用事者,可亡也。”《魏書·抱老壽傳》:“丐乞刑餘之家,覆養閹人之室。”
(4). 南朝 宋 顏延之 罵和尚 慧琳 為刑餘。古代有髡刑,而和尚必須剃光頭,故稱為“刑餘”。《宋書·顏延之傳》:“時沙門釋 慧琳 ,以才學為 太祖 所賞愛,每召見,常升獨榻。 延之 甚疾焉,因醉白上曰:‘……此三台之坐,豈可使刑餘居之。’”
曾豐名句,乞如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