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割平人首原文
邊塵浩浩風吹急,塞上遷臣長淚滴。
毛頭星明太白高,朝來又報羌兵入。
羌兵入來猶雲可,漢兵殺1*1人愁殺我。
借問官軍羞不羞,口裡誇功心裡憂。
魂驚魄懼夢像惡,只為貪心強割頭。
曾不見荊軻義借於期首,猶死秦廷血迸流。
詩詞問答
問:莫割平人首的作者是誰?答:沈鍊
問:莫割平人首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青霞集卷七
參考注釋
邊塵
(1).邊地的塵土。 唐 岑參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馬》詩:“習戰邊塵黑,防秋塞草黃。” 明 馮夢龍 《精忠旗·逆檜南歸》:“雙袖染邊塵,回首關津,受恩深,處假為真。” 清 方文 《偕蔣穆之登金山懷龍友先生》詩:“邊塵一起飛黃葉,岸柳重攀變緑枝。”
(2).代稱邊境戰事。《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新城 太守 孟達 反,詔驃騎將軍 司馬宣王 討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今者海內清定,萬里一統,三垂無邊塵之警,中夏無狗吠之虞。” 唐 戴叔倫 《送耿十三湋復往遼海》詩:“野迥邊塵息,烽消戍壘空。”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從容殲小丑,談笑靜邊塵。”
浩浩
(1) 廣闊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勢很大
浩浩湯湯。——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東海
塞上
邊境地區。亦泛指北方 長城 內外。《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 胡 。” 唐 杜甫 《秋興八首》詩之一:“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宋 曾鞏 《西湖》詩之一:“塞上馬歸終反覆, 泰山 鴟飽正飛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宣大二鎮漕河》:“自甲寅至今六十年,更無人談及,並不曉塞上有此渠可漕矣。” 清 龔自珍 《夜坐》詩:“塞上似騰奇女氣,江東久霣少微星。” 康有為 《過昌平城望居庸關》詩:“永夜駝鈴傳塞上,極天樹影遞關東。” 陝西 民歌《塞上要唱江南樂》:“隨著歌聲過 黃河 ,塞上要唱江南樂。”
遷臣
指貶斥遠地的官吏。 宋 秦觀 《寧浦書事》詩之二:“自是遷臣多病,非乾此地煙嵐。”
毛頭星
(1).彗星的俗稱。舊時認為是災禍的象徵。《宣和遺事》前集:“臣昨夜觀察乾象,見毛頭星現於東方。”
(2).借稱易惹禍的人。猶言災星。常用作詈詞。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你這個毛頭星、直頭老虎,我曉得你總要闖了禍完結的!”
太白
(1) 星名,即金星,又稱“長庚”、“啟明”
察日行以處位太白。——《史記·天官書》
(2) 山名,位於陝西省眉縣東南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 峨眉巔。—— 李白《蜀道難》
(3)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輸(原)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主治胃痛,腹脹,吐瀉,痢疾等。直刺0.5—1寸。灸 3—5分鐘
朝來
早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西山 朝來,致有爽氣。” 元 顧德輝 《青玉案》詞:“晴日朝來升屋角,樹頭幽鳥,對調新語,語罷雙飛卻。”
入來
來到;進來。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三:“至 後漢 明帝 時,西域道人入來 洛陽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上》:“見兩個著皂衫的,一似虞侯、府幹打扮,入來舖里坐地。”《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錢贈年少》:“ 張主管 開了房門,那人蹌將入來,閃身已在燈光背後。”
*
對人的殺害
你不可 *
愁殺
亦作“ 愁煞 ”。謂使人極為憂愁。殺,表示程度深。《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楊多悲風,蕭蕭愁 * 。” 南唐 馮延巳 《臨江仙》詞:“夕陽千里連芳草,萋萋愁煞王孫。” 明 徐渭 《長干行》之三:“月明打開猶自可,月黑打開愁殺他。” 姚雪垠 《言志篇》:“老馬伏轅征路遠,曉窗愁殺白頭翁。”
借問
敬辭,用於向別人詢問事情;請問
借問酒家何處有?
官軍
舊時國家的正式軍隊
天陰黑,自張柴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資治通鑑·唐紀》
不羞
不以為羞慚;不害羞。《漢書·季布欒布田叔傳贊》:“彼自負其材,受辱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終為 漢 名將。”《二刻拍案驚奇》卷三:“ 桂娘 啐了一啐道:‘虧你不羞!’”
口裡
長城以內的地方
口裡人
心裡
(1) 胸膛裡面
心裡發疼
(2) 猶“心中”
記在心裡
驚魄
受驚的神態。 唐 孟郊 《上昭城閣不得於從侄僧悟空院嘆嗟》詩:“手手把驚魄,腳腳踏墜魂。”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金陵邸》:“東邊門自開,一奴蓬首出,青衫白袴,瞠目視之……士駭怖不能支,幾欲墮地,驚魄小定,方攝衣正席。” 元 陳普 《壬辰日蝕》詩:“文臣髀肉不識馬,武士驚魄怕見旗。”
夢像
亦作“ 夢象 ”。夢中所見的形象、情景。 漢 王符 《潛夫論·五德志》:“思道三年,而夢獲賢人以為師,乃使以夢像求之四方側陋,得 傅説 方以胥靡築於 傅巖 ,升以為大公。” 元 無名氏 《昊天塔》:“嗨,元來是母親的書也。説父親兄弟,託夢與他,一句句都和我做的夢象相合,有這等異事。”
貪心
(1) 貪得的欲望
(2) 不知足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荊軻
(?—前 227年) 中國戰國末年刺客。衛國人。好讀書擊劍,結交名人。至燕國後,由田光介紹,被燕國太子丹拜為上卿。當時,秦軍來滅亡韓國,趙國兵臨燕國南境,燕太子丹十分恐懼,決定派他去秦國,以進獻燕國督亢(今河北涿縣、定興、新城、固安一帶)地圖和秦逃將樊於期人頭晉見秦王贏政。秦王命令在鹹陽舉行隆重接見儀式。獻圖時,圖窮而匕首見,他行刺秦王不中,被當場殺死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荊軻等待著另一個人,想要同他一起去。)——《戰國策·燕策》
至丹以 荊卿為計。(丹,指燕太子丹。荊卿為計,指太子丹密遣劍俠荊軻入秦,以獻燕國地圖為名,謀刺秦王一事。後因謀剌失敗,荊軻被殺。)—— 宋· 蘇洵《權書·六國論》
迸流
湧出,濺射
鮮血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