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王建的《寄上韓愈侍郎》
全文:
重登大學領儒流,學浪詞鋒壓九州。
不以雄名疏野賤,唯將直氣折王侯。
詠傷松桂青山瘦,取盡珠璣碧海愁。
敘述異篇經總別,鞭驅險句最先投。
碑文合遣貞魂謝,史筆應令諂骨羞。
清俸探將還酒債,黃金旋得起書樓。
參來擬設官人禮,朝退多逢月閣游。
見說雲泉求住處,若無知薦一生休。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碑文
刻在石碑上的文詞
貞魂
(1).正魂,精魂。《後漢書·趙咨傳》:“夫亡者,元氣去體,貞魂游散,反素復始,歸於無端。” 李賢 註:“言人既死,正魂游散。”
(2).忠烈之魂。 南朝 梁 沉約 《奉和竟陵王過劉先生墓下作》:“表閭欽逸軌,軾墓禮貞魂。” 宋 徐鉉 《祭韓侍郎文》:“願貞魂之降鑒,庶丹懇以斯通。” 清 岑霽 《露筋祠》詩:“沙草淒迷*煙樹昏,荒祠寂寞託貞魂。” 柳亞子 《滿江紅·吊蔣清烈女士》詞:“料貞魂招盡不歸來,排雲闕。”
史筆
(1).歷史記載的代稱。指史冊。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雖身分 蜀 境,首懸 吳 闕,猶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鄭善果非正人論》:“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長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驗之,見史筆之失。”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古史筆多緣飾》:“古今所謂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筆之緣飾,欲為後代美談耳。”
(2).指修史之筆。《晉書·文苑傳·曹毗》:“既登 東觀 染史筆,又據太學理儒功。” 明 宋濂 《吳公行狀》:“他時執史筆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執史筆之人,史官。 唐 韓愈 《石君墓志銘》:“故相國 鄭公 餘慶 ,留守 東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筆。”
(4).史家記敘史實的筆法。 唐 岑參 《佐郡思舊遊》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余謂 劉 有史學,無史筆。” 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史筆和文學之筆,應該分別開。”
應令
(1).回響詔令。《漢書·文帝紀》:“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今萬家之縣,雲無應令,豈實人情?是吏舉賢之道未備也。”
(2). 魏 晉 以來應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詩文。 晉 王濬 有《祖德應令》, 南朝 梁 蕭紀 有《和湘東王夜夢應令》, 唐 賈曾 有《奉和春日出苑矚目應令》。參見“ 應教 ”。
諂骨
指諂媚成性的人。 唐 王建 《寄上韓愈侍郎》詩:“碑文合遣貞魂謝,史筆應令諂骨羞。”
王建名句,寄上韓愈侍郎名句
名句推薦
成敗百年流電疾,蒼梧遺恨不堪攀
侯懷風《感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