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豐年行》
全文:
南村北村春雨晴,東家西家地碓聲。
稻陂正滿綠針密,麥隴無際黃雲平。
前年穀與金同價,家家涕泣伐桑柘;豈知還復有今年,酒肉如山賽春社。
吏不到門人晝眠,老稚安樂如登仙。
縣前歸來傳好語,黃紙續放身丁錢。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好語
(1).讚揚、稱頌的話。《史記·南越列傳》:“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無失禮,要之不可以説好語入見。入見則不得復歸,亡國之勢也。” 唐 李賀 《沙路曲》:“沙路歸來聞好語,旱火不光天下雨。” 王琦 匯解:“好語,謂民間稱頌之語。”
(2).指仁義之言,善言。《世說新語·言語》“ 魏明帝 為外祖母築館於 甄氏 ” 劉孝標 注引《魏末傳》:“帝置弓泣曰:‘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殺其子。’ 文帝 曰:‘好語動人心。’”
(3).佳音,好訊息。 唐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見招早出赴會馬上先寄六韻》:“素書傳好語,絳帳赴佳期。” 宋 蘇軾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詩之三:“此生已覺都無事,今歲仍逢大有年。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 宋 蘇轍 《次韻子瞻十一月旦日鎖院賜酒及燭》:“光明坐覺幽陰破,溫暖深知覆育長。明日白麻傳好語,曼聲微繞殿中央。”
(4).溫和婉轉的話。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秘書曲水硯》:“ 大受 以為士可死不可辱,欲委官而去, 鄭 以好語調停之。”
(5).態度和悅地對人說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引經》:“有 王生 者,宅為人所奪,久不給直,訟於官。 陳 不能決,第好語曰:‘《毛詩》云: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王秀才 獨不能作鵲耶?’聞者笑之。”
黃紙
(1).指古代銓選、考績官吏,登記姓名,上報朝廷使用的黃色紙張。《隋書·百官志上》:“若勅可,則付選,更色別,量貴賤,內外分之,隨才補用。以黃紙録名,八座通署,奏可,即出付典名。”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錢思公 ﹞自云:‘平生不足者,不得於黃紙書名,每以為恨也。’” 宋 陸游 《投梁參政》詩:“平生實易足,名幸污黃紙。”
(2).寫在黃麻紙上的詔書。《晉書·石季龍載記上》:“先帝創臨天下,黃紙再定。” 宋 梅堯臣 《送廣西提刑潘比部》詩:“白麻新拜大丞相,黃紙首除南省郎。” 清 吳偉業 《贈家園次湖州守五十韻》:“赤囊條每對,黃紙詔親承。”
(3).指赦免的文告。 宋 蘇舜欽 《感興》詩之三:“明朝黃紙出,大赦徧中外。”《明史·余珊傳》:“乃近年以來,黃紙蠲放,白紙催徵,額外之歛,下及雞豚。”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皇爺確實免過兩省受災州縣錢糧,不過他們的本上說‘黃紙雖免,白紙猶催’。看起來小民未蒙實惠。”
身丁錢
人口稅。封建時代政府向成年男子徵收的一種賦稅。此制自 漢 始,歷代相沿,稱名各異,賦額不一。 宋 沿之,稱身丁錢或丁錢。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財賦二·身丁錢》:“身丁錢者,東南 淮 、 浙 、 湖 、 廣 等路皆有之。自 馬氏 據 湖 南,始取 永道 郴州 桂陽軍 茶陵縣 民丁錢絹米麥。” 宋 陸游 《豐年行》:“縣前歸來傳好語,黃紙續放身丁錢。”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篇第一章第一節:“﹝ 宋 朝﹞二十至六十的男子,都要交納身丁錢(或米、絹)。”
陸游名句,豐年行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軍中行路難(與駱賓王同作)
辛常伯〔唐代〕君不見封狐雄虺自成群,憑深負固結妖氛。玉璽分兵征惡少,金壇授律動將軍。將軍擁麾宣廟略,戰士橫戈靜夷落
![縣前歸來傳好語,黃紙續放身丁錢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