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師嚴的《渡江》
全文:
鹿門山人滄浪客,灑淚憶枯眼見骨。
風塵崢嶸萬里空,不知何處營三窟。
城中性命湯火近,路窮援斷無訊息。
鼠竊狗偷何足憂,都將十指漫天日。
大言闊步好公卿,三百年余涵養成。
已聞鄭五但搔首,復道龐涓豎子名。
平時肉食夸果決,誰信臨危跋疐行。
白頭面皺牙齒落,萬事已矣秋風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中性
(1) 處於兩種相對性質之間的性質
(2) 某些語言名詞(以及代詞,形容詞)分別陽性、陰性、中性
湯火
(1).滾水與烈火。《素問·逆調論》:“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是為何病?” 宋 王安石 《車螯》詩之二:“往往湯火間,身盡殻空存。”
(2).比喻極端危險的事物或處境。《尹文子·大道上》:“民之長幼臨敵,雖湯火不避。”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用能免羣生於湯火,納百姓於休和。”《晉書·荀晞傳》:“雖陷湯火,大義所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生自獨居,若離湯火,但覺淒寂。”
(3).比喻極端焦慮、急迫的心情。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三:“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 晉 袁宏 《後漢紀·章帝紀上》:“今輦轂下,民食不造歲,湯火之憂也。”《陳書·沉炯傳》:“一者以年將六十,湯火居心,每跪讀家書,前懼後喜,溫枕扇席,無復成童。”
謂燙傷和燒傷。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黃櫨》:“洗赤眼及湯火、漆瘡。”
斷無
絕無。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一:“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余謂幽期密約,必無人在旁,是誰見之?兩生斷無自言理,又何以聞之?”
訊息
(1) 情況報導
訊息靈通人士
(2) 音信
杳無訊息
師嚴名句,渡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