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全文:
昔承推獎分,愧匪挺生材。
遲暮宮臣忝,艱危袞職陪。
揚鑣隨日馭,折檻出雲台。
罪戾寬猶活,干戈塞未開。
星霜玄鳥變,身世白駒催。
伏枕因超忽,扁舟任往來。
九鑽巴噀火,三蟄楚祠雷。
望帝傳應實,昭王問不回。
蛟螭深作橫,豺虎亂雄猜。
素業行已矣,浮名安在哉。
琴烏曲怨憤,庭鶴舞摧頹。
秋雨漫湘水,陰風過嶺梅。
苦搖求食尾,常曝報恩腮。
結舌防讒柄,探腸有禍胎。
蒼茫步兵哭,展轉仲宣哀。
飢籍家家米,愁征處處杯。
休為貧士嘆,任客群人咍。
得喪初難識,榮枯劃易該。
差池分組冕,合沓起蒿萊。
不必伊周地,皆知屈宋才。
漢庭和異域,晉史坼中台。
霸業尋常體,忠臣忌諱災。
群公紛戮力,聖慮窅裴回。
數見銘鐘鼎,真宜法斗魁。
願聞鋒鏑鑄,莫使棟樑摧。
盤石圭多翦,凶門轂少推。
垂旒資穆穆,祝網但恢恢。
赤雀翻然至,黃龍詎假媒。
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坯。
自古江湖客,冥心若死灰。
參考注釋
遲暮
黃昏;比喻晚年,暮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楚辭·離騷》
遲暮少寢食,清曠喜荊扉。——杜甫《甘林》
遲暮之感
宮臣
(1).太子的屬官。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陸機<羈宦>》:“服義追上列,矯跡廁宮臣。”《晉書·鄭默傳》:“皇太子體皇極之尊,無私於天下。宮臣皆受命天朝,不得同之藩國。”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 仁宗 在東宮時, 魯肅簡公 宗道 為諭德…… 真宗 笑曰:‘公為宮臣,恐為御史所彈。’”《元史·董文炳傳》:“皇太子聞之,謂宮臣 竹忽納 曰:‘ 董文炳 深慮,非爾曹所知。’”
(2).猶近臣。君王左右的親近之臣。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遲暮宮臣忝,艱危袞職陪。” 仇兆鰲 注引 趙次公 曰:“公拜拾遺時,掌供奉諫諍,故云宮臣袞職。”
艱危
艱難險阻
袞職
(1).古代指帝王的職事。亦借指帝王。《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 仲山甫 補之。” 鄭玄 箋:“袞職者,不敢斥王之言也。王之職有闕輙能補之者, 仲山甫 也。” 孔穎達 疏:“袞職,實王職也。” 漢 桓寬 《鹽鐵論·險固》:“故 仲山甫 補袞職之闕, 蒙公 築 長城 之固,所以備寇難而折衝萬里之外也。”《三國志·魏志·管寧傳》:“袞職有闕,羣下屬望。”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謀吳》:“極目烽煙爛不收,袞職慚何補。” 周詠 《感懷》詩之六:“缺來袞職誰縫補,話到娥眉有諑謡。”一說,指袞衣。 清 俞樾 《群經平議·毛詩四》“袞職有闕”:“《箋》以‘袞職’連文,恐非經意也。職乃語詞,當讀為識……識亦猶適也。‘袞識有闕’者,袞適有闕也。蓋詩人本借袞以寓王,闕乃袞衣之闕,而非服袞衣者之職事,若以袞職連文,則詩人之語妙全失矣。”參閱 楊樹達 《積微居國小述林·詩袞職有闕解》。
(2).古代指三公的職位。亦借指三公。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 弘農 楊公 , 東海 陳公 ,每在袞職,群僚賀之。”《三國志·魏志·崔林傳》:“﹝ 崔林 ﹞誠台輔之妙器,袞職之良才也。” 唐 明皇 《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珍字》詩:“集賢招袞職,論道命台臣。”
杜甫名句,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遲暮宮臣忝,艱危袞職陪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