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署迴翔何水部,江湖留滯謝宣城

白居易和夢得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和夢得》

全文:
綸閣沈沈天寵命,蘇台籍籍有能聲。
豈唯不得清文力,但恐空傳冗吏名。
郎署迴翔何水部,江湖留滯謝宣城
所嗟非獨君如此,自古才難共命爭。

白居易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白居易郎署迴翔何水部,江湖留滯謝宣城書法作品欣賞
郎署迴翔何水部,江湖留滯謝宣城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郎署

(1). 漢 唐 時宿衛侍從官的公署。 明 清 稱京曹為郎署。《漢書·爰盎傳》:“上幸 上林 ,皇后、 慎夫人 從。其在禁中,常同坐。及坐,郎署長布席, 盎 引卻 慎夫人 坐。” 顏師古 註:“ 蘇林 曰:‘郎署, 上林 中直衛之署也。’ 如淳 曰:‘ 盎 時為中郎將,天子幸署,豫設供帳待之。’” 唐 顏師古 《匡謬正俗》卷五:“郎者,當時宿衛之官,非謂趣衣小吏;署者,部署之所……郎署,並是郎官之曹局耳。” 唐 楊炯 《渾天賦》:“ 馮唐 入於郎署也,兩君而未識; 揚雄 在於 天祿 也,三代而不遷。” 明 劉基 《感興》詩:“漫説 漢 庭思 李牧 ,未聞郎署遣 馮唐 。” 清 方文 《聞從子蛟峰補濟寧兵憲寄此》詩:“旅食京華方十暑,棲遲郎署亦三霜。”

(2).代稱皇帝的宿衛、侍從官。《後漢書·馬融傳》:“ 安帝 親政,召還郎署,復在講部。”《文選·李密<陳情表>》:“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 張銑 註:“郎署,尚書郎。”《南史·陸瓊傳》:“﹝ 瓊 ﹞識具優敏,文史足用,進居郎署,歲月過淹。” 清 戴名世 《劉退庵先生稿序》:“先生以進士起家,歷官郎署,非其好也。”

迴翔

(1).盤旋飛翔。 漢 王褒 《九懷·昭世》:“世溷兮冥昏,違君兮歸真,乘龍兮偃蹇,高迴翔兮上臻。” 晉 傅玄 《秋蘭篇》詩:“雙魚自踴躍,兩鳥時迴翔。”《南齊書·祥瑞志》:“十一月,虜國民 齊祥 歸入 靈丘關 ,聞殷然有聲,仰視之,見山側有紫氣如雲,眾鳥迴翔其間。” 唐 孟浩然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詩:“遙憐 上林 雁,冰泮也迴翔。”

(2).徘徊;流連。 宋 蘇軾 《奉和凝祥池》詩:“鳴鑾自容與,立馬久迴翔。” 元 范梈 《翰林楊仲弘詩集序》:“ 皇慶 初, 仲宏 與余同為史官,會時有纂述事,每同舍下直,已而猶相與迴翔留署,或至見月,月盡繼燭。”

(3).往返,往復。 宋 曾鞏 《侍中制》:“某行蹈中和,學通古今,從容應物,有適用之材,慷慨立朝,多據經之論,比迴翔於禁闥,遂更踐於樞庭。” 明 李東陽 《送都御使陳公之南京詩序》:“公( 陳德政 )舉 天順 甲申進士,自吏部而南,專領刑獄,迴翔郎署間久。” 清 錢謙益 《太常寺少卿鄭三俊授中憲大夫》:“﹝ 鄭三俊 ﹞性資恢傑,風操端莊,初以循良,進於留署,迴翔守郡,敭歷憲司。”

(4).悠閒自適貌。 漢 王粲 《雜詩》之一:“迴翔游廣囿,逍遙波水間。” 清 王先謙 《朱梅崖溪音序》:“ 筠園 方壯時,以詩名天下,嘗游太學……顧以不得志,困而歸,年幾五十,迴翔谿上,其誠有所樂耶?”

亦作“廻翔”。1.盤旋飛翔;迴旋。《楚辭·九歌·大司命》:“君迴翔兮以下,踰 空桑 兮從女。” 南朝 梁 沉約 《詠湖中雁》:“白水滿春塘,旅鴈每廻翔。” 清 蒲松齡 《蝗賦》:“或軒翥而競去,或迴翔而頓止。” 茅盾 《子夜》一:“從屋子裡散射出來的無線電音樂在空中迴翔。”

(2).指盤旋而行。 明 湯顯祖 《游羅浮山賦》序:“從數羽衣人芟藴而上,鳥道三十餘里,迴翔眩視,草樹飛走,光氣有異,非所經識,意謂靈境。” 清 戴名世 《書許翁事》:“嘗與余登高山,馳馬直騰,迴翔上下,趫健如少壯。” 清 蒲松齡 《南山壽畢年伯母》詩:“八袠康強尚如昔,弛杖迴翔步高甬。”

(3).水回流。《文選·枚乘<七發>》:“迴翔 青篾 ,銜枚 檀桓 。” 李善 註:“迴翔,水復流也。”

(4).迴轉;返回。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七九:“一去 崑崙 西,何時復迴翔。”

(5).逗留;徘徊。《太平廣記》卷三六九引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岑順》:“軍師進曰:‘天馬斜飛度三止,上將橫行係四方;輜車直入無迴翔,六甲次第不乖行。’” 唐 無名氏 《白蛇記》:“二女*奴曰:‘娘子住此之東,今先去矣,郎君且此迴翔,某即出奉迎耳。’” 明 徐渭 《又啟諸南明侍郎》:“憐惜之心,或奪於顧忌;扶持之力,遂阻於迴翔。”

(6).指任職或施展才幹。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 西川 是宰相迴翔地。” 清 歸莊 《左柱國光祿大夫路文貞公行狀》:“已而里居,久之,復迴翔清署。” 李大釗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從前的社會組織,不能供他迴翔。”

(7).反覆。 清 戴名世 《與何屺瞻書》:“余讀之,廻翔往復,不能釋去。”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援鶉堂筆記》:“見壁間懸有 歸有光 文,今之 歐陽子 也,迴翔雒誦,不能捨去。”

何水部

即 南朝 梁 詩人 何遜 。因其曾兼任尚書水部郎,後世因稱之為 何水部 。見《南史·何遜傳》。 清 孫枝蔚 《同孝威仙裳田授飲趙乾符郡丞署中》詩:“且和吟梅 何水部 ,休歌行路 鮑參軍 。”

留滯

亦作“ 留蹛 ”。1.停留;羈留。《史記·太史公自序》:“是歲天子始建 漢 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 周南 ,不得與從事,故發憤且卒。” 唐 王建 《荊門行》:“壯年留滯尚思家,況復白頭在天涯。”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 道光 丙申,餘留滯 嶺 外者,再閲歲矣。” 冰心 《六一姊》:“ 余媽 還捨不得走……她知道我萬不願再留滯了,只得站起來謝了 六一姊 ,又和四圍的村婦紛紛道別。”

(2).指扣留,強行留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即將該魂驗實放行,毋得勒索留滯。”

(3).擱置;阻塞。《三國志·魏志·高柔傳》:“﹝ 柔 ﹞處法允當,獄無留滯。”《南史·王儉傳》:“令史諮事,賓客滿席, 儉 應接銓序,傍無留滯。” 宋 司馬光 《乞與諸位往來商量公事札子》:“其執政有欲商量公事者……所貴論議詳盡,事無留滯。” 孫中山 《建國方略·國際共同開發實業計畫》:“假使外國銀行先遵正當之途……然後與政府訂契約,則事順易行,豈復有留滯之憂?”

(4).指擱置之事。《北齊書·循吏傳·郎基》:“﹝ 基 ﹞後帶 潁川郡 ,積年留滯,數日之中剖判鹹盡。”

(5).屯積東西;積聚。《史記·平準書》:“日者,大將軍攻 匈奴 ,斬首虜萬九千級,留蹛無所食。” 司馬貞 索隱:“留蹛無所食。墆(蹛)音迭,謂貯也。 韋昭 音滯,謂積也。又按《古今字詁》墆今‘滯’字,則墆與滯同。按,謂富人貯滯積穀,則貧者無所食也。”《後漢書·段熲傳》:“ 匈奴 、種 羌 ,並擅其地,是為癕疽伏疾,留滯脅下,如不加誅,轉就滋大。”

(6).指身處困境。《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年既已過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滯。” 王逸 註:“言年已過五十,而輡軻沉滯,卒無所逢遇也。” 唐 杜甫 《引水》詩:“人生留滯生理難,斗水何直百憂寬。” 宋 司馬光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詩:“知君留滯久,從此欲騰驤。”

(7).指身處困境之人。《漢書·儒林傳序》:“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以治禮掌故以文學禮義為官,遷留滯。” 顏師古 註:“言治禮掌故之官,本以有文學習禮義而為之,又所以遷擢留滯之人。”

謝宣城

指 南朝 齊 謝朓 。 朓 曾任 宣城 太守,故稱。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詩:“禮加 徐孺子 ,詩接 謝宣城 。” 清 姚鼐 《入山》詩:“取作分司隨口句,驚人無復 謝宣城 。”

白居易名句,和夢得名句

詩詞推薦

郎署迴翔何水部,江湖留滯謝宣城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