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爽》
全文:
北地風添勁,鳴條叫野原。
送來迎袂爽,散去郁人暄。
峰翠凝雲薄,林丹綴露繁。
驂驔森七萃,翊衛列千屯。
切景吟龍塞,懸清愛鳥暾。
煙嵐開朗處,濃疊故山存。
參考注釋
北地
北部地方。《史記·燕召公世家》:“王( 齊湣王 )因令 章子 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眾以伐 燕 。” 司馬貞 索隱:“北地,即 齊 之北邊也。”《文選·枚乘<上書重諫吳王>》:“ 張 韓 將北地, 弓高 宿左右,兵不得下壁,軍不得太息,臣竊哀之。” 李善 註:“將北地,謂將兵在 吳 軍之北也。”
鳴條
(1).風吹樹枝發聲。《古文苑》卷十一引 漢 董仲舒 《雨雹對》:“太平之世,則風不鳴條,開甲散萌而已。” 晉 成公綏 《嘯賦》:“動商則秋霖春降,奏角則谷風鳴條。” 宋 梅堯臣 《和人喜雨》:“夕風不鳴條,甘潤忽周普。”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惜花四律>之二》:“微風欲來勤插棘,薰風有意不鳴條。”
(2).指隨風動搖發聲的樹枝。 三國 魏 曹植 《橘賦》:“颺鳴條以流響,希 越 鳥之來棲。” 晉 陸機 《猛虎行》:“崇雲臨岸駭,鳴條隨風吟。”
(3).古地名。在今 山西 運城 安邑鎮 北,相傳 商湯 伐 夏桀 戰於此地。又名 高侯原 。《書·湯誓序》:“ 伊尹 相 湯 伐 桀 ,升自 陑 ,遂與 桀 戰於 鳴條 之野,作《湯誓》。” 孔 傳:“地在 安邑 之西。” 三國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一:“ 鳴條 之役,萬舉必全。”
乾隆名句,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