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納翠軒口號》
全文:
軒外楊枝才染黃,評量名實未相當。
顯諸仁本藏諸用,繹義原符納者藏。
參考注釋
楊枝
(1).楊柳的枝條。舊俗於分別之際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楊枝不耐秋風吹,薄交易結還易離。” 清 王士禛 《楊枝紫雲曲》之一:“名園一樹緑楊枝,眠起東風踠地垂。”
(2).梵語,譯曰齒木。取楊柳等之小枝,將枝頭咬成細條,用以刷牙,故又稱楊枝。 晉 法顯 《佛國記》:“出 沙祇城 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楊枝。”《隋書·南蠻傳·真臘》:“每旦澡洗,以楊枝浄齒,讀誦經咒。”
(3).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 。 樊素 善唱《楊枝曲》,故以曲名人。後常用以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戀的女子。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綽綽有歌舞態,善唱《楊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聞 洛 下。” 宋 蘇軾 《朝雲詩》:“不似 楊枝 別 樂天 ,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李尚書 雍熙 學道,散遣歌姬…… 阮亭 亦云:‘萬種心情消未盡,忍辭駱馬遣 楊枝 ?’”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驚心薄俗太支離,失笑高門半守雌。一紙巵詞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楊枝 。” 郁達夫 《相思樹》詩之三:“我去 蓬萊 覓棗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向 瑤池 見,記取 楊枝 舞影斜。”
評量
(1).量度;估量。《爾雅·釋言》“賦,量也” 晉 郭璞 註:“賦稅所以評量。” 郝懿行 義疏:“量者,《説文》云:‘稱輕重也。’……《周禮·序官》‘量人’註:‘量,猶度也。’……《魯語》云:‘賦里以入,而量其有無。’然則賦斂、賦稅即為量入,賦布、賦予即為量出。賦之為言橅也。橅,揣料。”
(2).評判衡量。 唐 澄觀 《華嚴經疏鈔懸談》卷二一:“今初語業為體者是標,語即聲也。謂佛語下,別顯其相,謂唱號言辭、評量論説。” 明 周履靖 《錦箋記·晝錦》:“我呵年當貌當,雙擁著 英皇 ,美風情一任千載評量。” 魯迅 《華蓋集·並非閒話(三)》:“去年,我曾向DF先生提議過,以為該有人搜羅了各處的各種定期刊行物,仔細評量,選印幾本小說集,來紹介於世間。”
名實
名稱與實際:名實相符|深察名實。相當
(1) 很;十分;極
這裡相當清靜
(2) 足可以,尚
穿這件衣服去參加晚會就已經相當好啦
乾隆名句,納翠軒口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