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作鹽梅均鼎鼐,且憑觴豆樂山川

釋道潛贈太守林子中待制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贈太守林子中待制》

全文:
拭目除書下九天,邦人爭賀使君賢。
風流謝守宣城日,愷悌龔公渤海年。
終作鹽梅均鼎鼐,且憑觴豆樂山川
一門棣萼登台省,盛事駸駸海內傳。

釋道潛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鹽梅

(1).鹽和梅子。鹽味鹹,梅味酸,均為調味所需。亦喻指國家所需的賢才。《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孔 傳:“鹽鹹梅醋,羹須鹹醋以和之。”《梁書·處士傳·庾詵》:“勒州縣時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鹽梅。”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急遞鹽梅信,飛傳鼎鼐家。” 郭沫若 《創造十年》十三:“外來稿件不加減一下鹽梅,它是不肯入口的。”

(2).調和;和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聲得鹽梅,響滑榆槿。” 宋 蘇轍 《除馮京彰德軍節度使制》:“和而不同,性有鹽梅之德。”

(3).鹽花梅漿。可用以擦洗銀器。 唐 白居易 《寄兩銀榼與裴侍郎因題兩絕》之二:“慣和麴櫱堪盛否?重用鹽梅試洗看。”自註:“銀匠洗銀,多以鹽花梅漿也。”

(4).白梅的異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梅》。

鼎鼐

(1).鼎和鼐。古代兩種烹飪器具。《戰國策·楚策四》:“故晝游乎江湖,夕調乎鼎鼐。”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七:“予以謂古之鼎鼐皆無蓋,而足皆圓直無作獸形者,此乃敦耳。”

(2).喻指宰相等執政大臣。 唐 蘇頲 《唐紫微侍郎贈黃門監李乂神道碑》:“鼎鼐遞襲,簪纓相望。” 元 汪元亨 《雁兒落過得勝令·歸隱》曲:“慚居鼎鼐官,笑領煙霞伴。”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急遞鹽梅信,飛傳鼎鼐家。”參見“ 鼎鼐調和 ”。

觴豆

(1).觴與豆。古代盛酒肴之具。《大戴禮記·武王踐阼》:“觴豆之銘曰:‘食自杖,食自杖,戒之憍,憍則逃。’”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唯瑚璉觴豆而後雕文彤漆。” 章炳麟 《訄書·官統下》:“有位而無權,有階而無祿,則將軍之策命,或厪足以易觴豆。”

(2).“觴酒豆肉”之省。泛指飲食,筵席。《文選·張衡<東京賦>》:“執鑾刀以袒割,奉觴豆於國叟。” 李周翰 註:“言天子親執刀,肉袒割牲,奉酒及籩豆於三老五更。”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傲雅觴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 周振甫 註:“觴豆,猶酒席。”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七:“一夕,吏散,庭空月明, 曹 與女羅觴豆,獻酬懽洽。” 清 宋琬 《登西嶽廟萬壽閣》詩:“檻外河山 三輔 小,嵓前觴豆百靈朝。”

山川

山嶽、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釋道潛名句,贈太守林子中待制名句

詩詞推薦

終作鹽梅均鼎鼐,且憑觴豆樂山川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