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煒的《與諸子集沈憲吉北山草堂分賦九松並紀席中勝事》
全文:
秦山五大夫,秦官不足喜。
鍾陵蒼髯翁,樵爨供軍壘。
誰似北山九老人,山深散誕衡門裡。
霜顏鐵骨飽風霜,枕流漱石馨蘭芷。
從教宇內劫灰飛,商山肥遁留黃綺。
生來甲子今幾換,難從絳縣論年紀。
九老相依一主人,少從嬉戲晚逾親。
湎雲伴月同形影,不知誰主更誰賓。
樸野支離忘姓氏,卻因昵好更呼名。
我觀主人有貞骨,磊砢正與賓相直。
不愛翩翩桃李華,嘗懷凜凜霜柯色。
耆英得九似香山,海內聞聲更相集。
佳晨蕭爽八月中,張筵皓魄光膧朧。
主人愛客賦嘉樹,客子欽賢賦角弓。
李生倚醉為起舞,忽發清音長嘯翁。
嘯翁矯矯人中龍,龍吟激盪來天風。
頃刻霱雲車蓋聚,麟湖雙珠光歘吐。
九老初筵靜不嘩,抗墜低昂亦飆舉。
分明仙侶宴良常,平樂西園何足數。
風塵聚散會難期,九老臭味無差池。
世眼齷齪安能知,一時千載長相思。
參考注釋
矯矯
(1) 形容英勇威武
矯矯大將
(2) 超凡脫俗,不同凡響
矯矯不群
人中龍
譽人之詞。 晉 宋纖 隱居不仕,太守 馬岌 造訪不見,嘆曰:“名可聞,而身不可見;德可仰,而形不可覩。吾而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事見《晉書·宋纖傳》。後因以“人中龍”比喻卓越出眾的人物。 宋 蘇軾 《孔北海贊》:“ 文舉 以英偉冠世之資,師表海內,意所予奪,天下從之,此人中龍也。” 黃葆楨 《楊哲商烈士悼歌》之二:“ 歇浦 灘頭遇 秋俠 , 秋俠 識為人中龍。”
龍吟
(1).龍鳴。亦借指大聲吟嘯。《文選·張衡<歸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 李善 註:“言己從容吟嘯,類乎龍虎……《淮南子》曰:龍吟而景雲至,虎嘯而谷風轃。”《易·乾》“雲從龍” 唐 孔穎達 疏:“龍是水畜,雲是水氣,故龍吟則景雲出。”
(2).形容簫笛類管樂器聲音響亮。《初學記》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劉孝先 《詠竹詩》:“誰能製長笛,當為作龍吟。”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三:“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 元 郭鈺 《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月明湖水龍吟細,雲度 吳 山雁到稀。”
(3).形容聲音深沉或細碎。 宋 陸游 《題庵壁》詩:“風來松度龍吟曲,雨過庭餘鳥跡書。” 明 劉基 《題石末元帥扇上有陳大初畫松》詩:“永夜高風吹萬竅,商聲滿地作龍吟。”《紅樓夢》第二六回:“看那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4).形容語聲洪亮。 唐 呂岩 《勉牛生夏侯生》詩:“鶴形兮龜骨,龍吟兮虎顏。”
(5).喻指君主的號令。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起陸之貴,際會如期,虎嘯風生,龍吟雲萃,固非偶然也。”
激盪
受到衝擊而動盪
一股強烈的柔情激盪著他全身
天風
風。風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吹旛旂。”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李煒名句,與諸子集沈憲吉北山草堂分賦九松並紀席中勝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