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入五湖略澄澈,委輸洪澤欱呀呷

乾隆寄題黃樓四疊蘇東坡韻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寄題黃樓四疊蘇東坡韻》

全文:
前年河決不忍說,沖堤洚水滔天發。
*注賈魯傍四溢,直達蒙亳洪流滑。
屢築屢頹嗟無計,諸臣泥立濕衣襪。
匯入五湖略澄澈,委輸洪澤欱呀呷
為思長此竟安窮,引河加寬聚钁鍤。
是或釜底抽薪策,瘒瘃夫工最憐煞。
徐州舊河成細渠,空有香燈走神剎。
黃樓大異東坡時,下俯來往櫓聲軋。
即今河雖復故道,猶廑災所饑饉壓。
徐城徼倖未被沴,豈對此忘彼疵齾。
賑窮逭賦縱亟恤,那便餘力畜鵝鴨。
四番險韻勉四疊,興異老蘇托泛霅。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五湖

(1).古代 吳 越 地區湖泊。其說不一:(1) 吳縣 南部的湖澤。《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揚州 ……其澤藪曰 具區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鄭玄 註:“ 具區 、五湖在 吳 南。浸,可以為陂灌溉者。” 具區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國語·越語下》:“果興師而伐 吳 ,戰於 五湖 。” 韋昭 註:“ 五湖 ,今 太湖 。”《文選·郭璞〈江賦〉》:“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 注引 張勃 《吳錄》:“ 五湖 者, 太湖 之別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入五湖之中。” 徐天祐 注引 韋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南江東注於 具區 ,謂之五湖口。五湖謂 長盪湖 、 太湖 、 射湖 、 貴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個湖。《史記·夏本紀》“ 震澤 致定” 唐 張守節 正義:“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貢湖 、 胥湖 ,皆 太湖 東岸五灣為五湖,蓋古時應別,今並相連。”

(2). 江 南五大湖的總稱。《史記·三王世家》:“ 大江 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 司馬貞 索隱:“五湖者, 具區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帶五湖’,則總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陽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 洮滆 ,今 江蘇 長盪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陽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東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歸雁》詩:“年年霜露隔,不過 五湖 秋。” 朱鶴齡 註:“雁至 衡陽 則回。此五湖當指 洞庭湖 言。”

(4).近代稱 華中 、 華東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陽湖 、 巢湖 、 洪澤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國 大夫 范蠡 ,輔佐 越王 勾踐 ,滅亡 吳國 ,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語·越語下》。後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 晉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當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尋漁父於滄浪。” 唐 李白 《書情贈蔡舍人雄》詩:“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 清 李漁 《巧團圓·聞詔》:“從今後呵,纔知道隱 三湘 泛五湖,這仙緣沒福難圖。”

澄澈

亦作“ 澄徹 ”。1.清澈,水清見底。 晉 王獻之 《雜帖》:“ 鏡湖 澄澈,清流瀉注。” 唐 修睦 《僧院泉》詩:“澄澈照人膽,深山只一般。” 明 劉基 《活水源記》:“其初為渠時,深不踰尺,而澄徹可鑑。” 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劉半農君》:“他的淺,卻如一條清溪,澄澈見底,縱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體的清。”

(2).清亮明潔。 南朝 宋 謝靈運 《怨曉月賦》:“墀除兮鏡鑑,房櫳兮澄澈。” 宋 蘇舜欽 《依韻和伯鎮中秋見月九日遇雨之作》:“常年此夕或陰晦,今歲澄澈將快哉!” 金 段成己 《中秋之夕封生仲堅衛生行之攜酒與詩見過依韻以答》:“夜涼河漢靜無聲,澄澈天開萬里晴。” 聶紺弩 《奇遇》:“月亮已經升得很高了,比剛才晶瑩澄澈得多。”

(3).明白。《關尹子·九藥》:“論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 胡適 《費氏父子的學說》:“ 費密 作《孫徵君傳》,只說:‘其學以澄徹為宗,和易為用。’”

委輸

(1).轉運。亦指轉運的物資。 睡虎地 秦 墓竹簡《效律》:“上節(即)發委輸,百姓或之縣就(僦)及移輸者,以律論之。”《淮南子·氾論訓》:“故地勢有無,得相委輸。”《漢書·食貨志下》:“置平準於京師,都受天下委輸。”《後漢書·張純傳》:“使將 潁川 突騎安集 荊 、 徐 、 楊 部,督委輸,監諸將營。” 李賢 註:“委輸,轉運也。”《舊唐書·裴矩傳》:“雖拓地數千里,而役戍委輸之費,歲巨萬計,中國騷動焉。” 姚錫光 《東方兵事紀略》:“委輸將斷,而和議益亟矣。”

(2).匯聚,注聚。 晉 木華 《海賦》:“於廓靈海,長為委輸。”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淪波通地穴,委輸下歸塘。” 唐 元稹 《祭淮瀆文》:“經界區夏,左右萬國,百川委輸,萬靈受職。”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一:“曏之支流,委輸於我。”

洪澤

(1).巨大恩惠。《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胄 高陽 之苗胤兮,承聖祖之洪澤。” 南朝 梁 沉約 《謝母封建昌國太夫人表》:“探其私志,降此洪澤。”

(2).大湖沼;大藪澤。 明 陳子龍 《熊水部伯甘與予同討山寇水部徵兵西道贈詩一章》:“朱鳳威層霄,玄龍啟洪澤。”

(3).湖名。在 江蘇省 洪澤縣 西部。古稱 破釜塘 , 隋 稱 洪澤浦 , 唐 始名 洪澤湖 。為我國第四大淡水湖。

呀呷

吞吐開合貌。《文選·木華<海賦>》:“輕塵不飛,纖蘿不動;猶尚呀呷,餘波獨涌。” 李善 註:“呀呷,波相吞吐之貌。” 唐 李白 《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於逆旅見贈》詩:“雙鰓呀呷鰭鬣張,跋剌銀盤欲飛去。”《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龑》:“﹝ 劉龑 ﹞每視殺*人,則不勝其喜,不覺朵頤,垂涎呀呷,人以為真蛟蜃也。” 清 錢謙益 《黃山遊記》二:“雨止,泉益怒,呀呷撞胸,如杵在臼。”

乾隆名句,寄題黃樓四疊蘇東坡韻名句

詩詞推薦

匯入五湖略澄澈,委輸洪澤欱呀呷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