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曉發崓山·其四》
全文:
春山迤邐度朝晴,卓午還逢薄暖生。
旅況暄寒人自備,所欣連壟麥方萌。
參考注釋
春山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維 《鳥鳴澗》詩:“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金 元好問 《游黃華山》詩:“歸來心魄為動盪,曉夢月落春山空。”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潘太守詩》:“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處處子規聲。”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婦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隱 《代董秀才卻扇》詩:“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元 吳昌齡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兩點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園 《後南柯·釋酗》:“問何時消除芥蔕,終不免愁鎖春山未展開。”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打春》:“立春日, 大興 、 宛平 縣令設案於午門外正中,奉恭進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迤邐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連綿貌。 南朝 齊 謝朓 《治宅》詩:“迢遰南川陽,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鳳棲梧》詞之三:“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輪上》:“她把眼從窗戶望出去,是迤邐不斷的青山。”
(2).指唱歌聲和鳥鳴聲的悠揚圓轉。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曉》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語,偏向閒庭戶。”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蓋本處地勢,自 銀林堰 以西,地形從東迤邐西下。” 鄭觀應 《盛世危言·邊防上》:“在東北、西北,由 東三省 、內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與 俄 接壤。”
(4).緩行貌。《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別了眾名姬,擕著琴劍書箱,扮作遊學秀士,迤邐上路。”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屍,幸賴 法忍 扶餘,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陳》:“和這個胖女人較了半天勁,累得他筋疲力盡,他迤里歪斜走出來。”
(5).漸次;逐漸。 宋 蘇軾 《與楊元素書》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來千,餘可迤邐還。” 宋 賀鑄 《更漏子》詞:“迆邐黃昏,景陽鐘動,臨風隱隱猶聞。”《古今小說·閒雲庵阮三償冤債》:“﹝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卓午
正午。 唐 李白 《戲贈杜甫》詩:“ 飯顆山 頭逢 杜甫 ,頭戴笠子日卓午。” 元 無名氏 《昊天塔》第二折:“今日時當卓午,家中必然有人寄書信來。” 清 龔自珍 《偽鼎行》:“卓午不受日,當夜不受月與星。” 陳毅 《棗園曲》:“先生雅量多風趣,常巾履蕭然酣睡,直過卓午。”
乾隆名句,曉發崓山·其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