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寄題石經山》
全文:
將謂石經始靜琬,誰知更復有知苑。
又雲慧思付其徒,淆訛記載終難案。
吾意三乘十二部,汗牛充棟多無限。
先後寫成歷藏之,事有宜然理易顯。
雖然教在天地間,天地不變教不變。
奚愁教有毀滅時,石塞鐵鎔貯洞滿。
即今取之已弗易,教毀有誰取而衍。
一切執著佛所呵,諸人被呵應不免。
參考注釋
三乘
三乘車。每乘四馬。 殷 商 時為下大夫的儀制。《禮記·少儀》:“貳車者,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鄭玄 註:“此蓋 殷 制也。”
(1).佛教語。一般指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和大乘(菩薩乘)。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亦泛指佛法。《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俢六度。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潘飛聲 《甘露寺》詩:“荒苔佛座參三乘,老樹僧房坐六朝。”
(2).道教語。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屬洞真部;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屬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屬洞神部。《雲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詳觀四輔。”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記·高祖本紀》:“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禮·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漢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註:“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雲氣出表里。”參見“十二分。”
汗牛充棟
形容書籍存放很多。用牛運輸,牛累得出汗;書堆滿屋子,頂到棟樑
又有徒黨傳習,日不 暇給,又其書汗牛充棟。——宋· 陸九淵《與林叔虎書》
無限
沒有盡頭;沒有限量
前程無限
乾隆名句,寄題石經山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嚴氏別墅逢隱士陸竹亭留茗卻贈
方仁淵〔清代〕陸生思卻疾,斸藥此山巔。花蒔金錢菊,茶烹玉蟹泉。地幽鄰古佛,心遠即遊仙。語及塵寰事,悠然不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