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瓊的《頌古二首·其二》
全文:
舍筏懷兼濟,逢耕更問津。
卻將未歸意,說與欲行人。
參考注釋
舍筏
捨棄渡人的船筏。謂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無用,不可再執著。語本《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唐 錢起 《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不作解纓客,寧知捨筏喻。身世已悟空,歸途復何去。”後多以喻學習古人詩文要擺脫方法上的束縛,方能有所創造。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佛有筏喻,言捨筏則達岸矣,達岸則捨筏矣。” 明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八:“捨筏登岸,禪家以為悟境,詩家以為化境,詩禪一致,等無差別。 大復 與 空同 書引此,正自言其所得耳。”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五七:“作詩以道性情, 李夢陽 早已講過;學古重在舍筏, 何景明 便是如此。”
兼濟
謂使天下民眾、萬物鹹受惠益。《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導物。” 唐 韓愈 《爭臣論》:“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五節:“ 白居易 有兼濟思想,凡不利民眾和國家的朝政,敢於犯顏直諫。”參見“ 兼善 ”。
問津
打聽渡口,引申為探求途徑或嘗試
使子路問津焉。——《論語·微子》
遂無問津者。——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無人問津
釋道瓊名句,頌古二首·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