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石寶的《落花嘆》
全文:
牽牛花開香繞風,纖指削成青玉筒。
三春曉露沁花蕊,飄颻仙佩凌天中。
當時鉛華稱遊冶,盡日含姿妝不卸。
樓頭月落尊酒空,短景催人急如馬。
臨台自覺朱顏非,倚闌淚濕金羅衣。
似恨秋風太相虐,積雨陰陰凋綽約。
啼鶯無復艷陽時,乳燕空驚舊簾幕,春來秋去何足嘆。
君不見五族七貴皆高冠,朱樓畫棟連雲起,中有殊麗多邯鄲。
明珠翠羽綴首飾,紫檀紅玉雕闌乾。
一朝桑田變滄海,脂房秋水空氿瀾。
誰能使烏不飛、兔不走。
肘後黃金印如斗,庭前有花尊有酒。
高歌一曲三千杯,長與南山作賓友。
參考注釋
高歌
放聲歌唱;高唱
高歌猛進
一曲
(1).水流彎曲處。《詩·魏風·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傳:“謂水曲流處。” 唐 劉禹錫 《送李尚書鎮滑州》詩:“ 黃河 一曲當城下,緹騎千重照路傍。”
(2).猶一彎。 劉半農 《游香山紀事詩》:“一曲橫河水,風定波光靜。”
(3).猶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楊倞 註:“一曲,一端之曲説。” 漢 桓寬 《鹽鐵論·論鄒》:“將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萬方,猶無準平而欲知高下,無規矩而欲知之圓也。”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倫,推崇世教,小藝片言之善,偏長一曲之材,皆欲養成,未嘗棄廢。”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原善上》:“人雖得乎全,其間則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於一曲。”
(4).猶一縷。 唐 張泌 《題華嚴寺木塔》詩:“一曲晚煙浮 渭水 ,半橋斜日照 鹹陽 。”
一首樂曲。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濁酒一盃,彈琴一曲。”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頗通絲竹,彈得幾曲琵琶,當此夜深孤悶之時,我試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陽台·訪媚香樓遺址》詞:“青山幾點胭脂血,做千秋悽怨,一曲嬌嬈。” 艾青 《向太陽》詩:“我的靈魂,不論白日和黑夜,永遠的唱著一曲人類命運的悲歌。”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南山
指終南山,在陝西省西安市南
作賓
指擔任太子賓客職務。 唐 獨孤及 《唐故太子賓客張公遺愛碑頌序》:“推轂於 河 南,樹風於 荊 門,作賓銅樓,登侍禁掖。”
石寶名句,落花嘆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