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原文
心不隨身葬寂陵,卻乘金縷一游陳。
舊愁黯黯因楊祖,新恨涓涓屬灌均。
射鹿未消漳闕淚,驚鴻猶賦洛川塵。
君王八斗今余幾,腸斷無由更感甄。
詩詞問答
問:洛神的作者是誰?答:吳殳
問:洛神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洛神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隨身
帶在身邊;跟在身旁
隨身攜帶
金縷
(1).指金縷衣。 三國 魏 曹丕 《營壽陵詔》:“喪亂以來, 漢 氏諸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 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雲解有情花解語,窣地繡羅金縷。”
(2).指金絲。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議婚》:“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 清 陳維崧 《採桑子·為汪蛟門題畫冊》詞之四:“玉樹宮牆,金縷鞋幫,膽怯潛提出洞房。”
(3).金屬製成的穗狀物。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幢號摩尼,旛懸金縷。” 唐 溫庭筠 《定西番》詞:“雙鬢翠霞金縷,一枝春艷濃。” 華鍾彥 註:“金鏤,釵穗也。”
(4).曲調《金縷曲》、《金縷衣》的省稱。 唐 羅隱 《金陵思古》詩:“綺筵《金縷》無訊息,一陣征帆過 海門 。”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詞:“舉大白,聽《金縷》。” 明 唐寅 《題桑》詩:“娉婷紅粉歌《金縷》,歌與桃花柳絮聽。” 清 李漁 《玉搔頭·呼嵩》:“常慮韶光同逝水,《金縷》一日歌千遍。”
(5).指柳條。 唐 戴叔倫 《長亭柳》詩:“雨搓金縷細,煙褭翠絲柔。”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香愁。” 華鍾彥 註:“金縷,柳條也。”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夏公命將》:“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金縷。”
愁黯黯
(1).慘澹貌。 明 湯三江 《山坡羊·秋日聞季連江以都諫參西江政因寄之》曲:“急煎煎書傳驛傳,喜孜孜職專方面,愁黯黯一路寒雲,料匆匆不日重相見。”
(2).憂愁沮喪。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四折:“風霎霎一天哀怨,雲匝匝滿腹熬煎,愁黯黯啼痕如霰,昏慘慘塵埃滿面。”
新恨
(1).新產生的悵惘之情。 唐 戴叔倫 《賦得長亭柳》:“送客添新恨,聽鶯憶舊遊。”
(2).新的仇恨。如:舊仇新恨。
涓涓
(1) 細小的水流
絹絹源水
(2) 細水緩流的樣子
泉涓涓而始流
未消
不用,不要。《朱子語類》卷六五:“向前便是陽,纔收退便是陰;意思纔動便是陽,纔靜便是陰。未消別看,只是一動一靜便是陰陽。”《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只聽得林子內大喊一聲,叫道:‘ 紫金山 三百個好漢且未消出來,恐怕諕了小員外共小娘子!’”
驚鴻
比喻美人體態的輕盈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曹植《洛神賦》
洛川
洛水 。即今 河南省 洛河 。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容與乎 陽林 ,流沔乎 洛川 。”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四:“日夕登城隅,周迴視 洛川 。” 唐 武平一 《雜曲歌辭·妾薄命》:“ 洛川 昔雲遇, 高唐 今尚違。”
君王
古稱天子或諸侯
君王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
君王與沛公飯。
八斗
見“ 八斗才 ”。
斷無
絕無。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一:“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余謂幽期密約,必無人在旁,是誰見之?兩生斷無自言理,又何以聞之?”
感甄
三國 魏 曹植 求 甄逸 女不遂,廢寢與食。 甄 女後歸 曹丕 ,被讒死。 黃初 中 植 入朝, 丕 示以 甄后 遺物玉鏤金帶枕。 植 還,將息 洛水 上,思 甄后 ,遂作《感甄賦》。 丕 子 明帝 諱其事,改為《洛神賦》。見《文選·曹植〈洛神賦〉》 李善 題注。後用為追思戀人之典。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 班女 思移 趙 , 思王 賦《感甄》。” 呂志伊 《讀史感賦》詩:“石磨 公幹 猶平視,枕薦 陳思 竟感 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