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淮煙水連南北,三晉雲山似畫圖

何瑭送樾岡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何瑭的《送樾岡》

全文:
青春旌旆照長途,相餞中丞赴上都。
聖主臨朝求治理,遠人傾耳聽嘉謨。
兩淮煙水連南北,三晉雲山似畫圖
見說經過豺虎避,至今歌頌滿樵蘇。

何瑭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兩淮

(1). 宋 熙寧 後分 淮南路 為東、西二路,簡稱 淮東 、 淮西 ,後合稱其地為“兩淮”。《宋史·地理志一》:“ 高宗 蒼黃渡 江 ,駐蹕 吳會 ,中原、 陝右 盡入於 金 ,東畫長 淮 ,西割 商 秦 之半,以 散關 為界。其所存者 兩浙 兩淮 …… 廣西 十五路而已。”《元史·世祖紀十二》:“﹝ 至元 二十五年正月﹞己酉,詔 中興 、 西涼 無得沮壞河渠, 兩淮 兩浙 無得沮壞歲課。” 元 吳萊 《風雨渡揚子江》詩:“ 三楚 畸民類魚鱉, 兩淮 大將猶熊虎。”

(2).指今 江蘇省 長江 以北 淮河 南北的大部地區。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食貨》:“ 兩淮 鹽場鹽課銀,歲不下數萬千兩。”《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又在 兩淮 南北,直到 瓜州 地面,造起幾所義莊。”

(3). 淮陰 和 淮安 的合稱。解放初有 兩淮市 。

(4). 安徽省 淮南市 和 淮北市 的合稱。《人民日報》1984.4.18:“以開採利用 兩淮 煤炭和水力資源為重心,把 安徽 建成主要的能源基地。”

煙水

亦作“煙水”。霧靄迷濛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嶺南尋弟》詩:“ 蒼梧 白雲遠,煙水 洞庭 深。” 宋 辛棄疾 《沁園春·靈山齊庵賦》詞:“新堤路,問 偃湖 何日,煙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詩:“ 石湖 煙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鳥亂啼。”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煙水淼茫,廬舍遮映。”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三晉

戰國 時 趙 、 韓 、 魏 三國的合稱。 趙氏 、 韓氏 、 魏氏 原為 晉國 大夫, 戰國 初,分 晉 各立為國,故稱。其地約當今之 山西省 及 河南省 中部、北部, 河北省 南部、中部。後“三晉”又為 山西省 別稱。《戰國策·趙策一》:“三 晉 合而 秦 弱,三 晉 離而 秦 強,此天下之所明也。”《史記·燕召公世家》:“ 孝公 十二年, 韓 、 趙 、 魏 滅 智伯 ,分其地。 三晉 強。” 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詩:“ 三晉 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明 于謙 《暑月將自太行巡汴》詩:“ 三晉 衝寒到, 中州 冒暑回。” 陳去病 《自陽高縣抵大同》詩:“雲軿飛處射晴光, 三晉 雲山接大荒。”

雲山

(1).雲和山。 南朝 梁 吳均 《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詩:“雲山離晻曖,花霧共依霏。”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雲起 太華山 ,雲山共明滅。” 宋 蘇舜欽 《無錫惠山寺》詩:“雲山相照翠會合,殿閣對起涼參差。”

(2).高聳入雲之山。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雲山萬里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詩:“西塞雲山遠,東風道路長。”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又得數詩……又一首曰:‘咫尺樓窗夜見燈,雲山似阻幾千層。’”

(3).遠離塵世的地方。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 南朝 梁 江淹 《蕭被侍中敦勸表》:“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迎雲山而揖 許由 。” 胡之驥 註:“ 阮嗣宗 《勸晉王牋》曰:‘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 唐 元稹 《修龜山魚池示眾僧》詩:“雲山莫厭看經坐,便是浮生得道時。” 元 劉因 《贈狂道士》詩:“得意雲山是處過,逢人對酒即高歌。”

畫圖

圖畫(多用於比喻)

這些詩篇構成了一幅農村生活的多彩的畫圖

何瑭名句,送樾岡名句

詩詞推薦

兩淮煙水連南北,三晉雲山似畫圖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