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漸逵的《苦雨四首·其四》
全文:
石渠紆遠澗,水溢舟楫通。
乘之欲何為,駕言思我朋。
入市豈不遄,所憂在積陰。
風伯自詒阻,豐隆亦驕橫。
旱潦多荐臻,咎徵復何從。
安得寫我憂,杖策舒眺登。
參考注釋
荐臻
接連地來到;一再遇到。《墨子·尚同中》:“飄風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罰也。”《國語·楚語下》:“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荐臻,莫盡其氣。”《北史·魏紀三·孝文帝》:“數州災水,飢饉荐臻,致有賣鬻男女者。” 清 陳壽祺 《再與總督汪尚書書》:“ 福州 連歲水潦荐臻,今年晚穫未豐,雜糧大損。”
接連到來;屢次降臨。薦,通“ 洊 ”。《詩·大雅·雲漢》:“天降喪亂,飢饉荐臻。”《漢書·孔光傳》:“如貌、言、視、聽、思失,大中之道不立,則咎徵荐臻,六極屢降。”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六:“ 唐 自 安 史 以來,兵難荐臻,天子播越,親衛戎柄,皆付大閹。”《明史·王竑傳》:“比年飢饉荐臻,人民重困。”
咎徵
過失的報應;災禍應驗。《書·洪範》:“曰咎徵:曰狂,恆雨若;曰僭,恆暘若。” 蔡沉 集傳:“某事失,則某咎徵應。” 晉 袁宏 《後漢紀·順帝紀下》:“懼羣臣奢泰,昬迷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徵。” 唐 李邕 《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入自臥內,問以咎徵。” 嚴復 《<原富>按語》:“閲今而考古,格物而致知,必求真實而後已者……夫非妖祥咎徵之謂也。”
何從
(1).猶怎么辦。多用於對問題的抉擇。《史記·大宛列傳》:“﹝ 宛 貴人﹞約曰:‘ 漢 毋攻我。我盡出善馬,恣所取,而給 漢 軍食。即不聽,我盡殺善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漢 軍熟計之,何從?’”
(2).從何處,從哪兒。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見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亂者,何從而得之?”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文字如此之難,工農何從看起?”
(3).猶何嘗,何曾。《白雪遺音·馬頭調·又是想來》:“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從有真心。”《紅樓夢》第一百回:“我這個丫頭,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從還是個娘?”
王漸逵名句,苦雨四首·其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