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河南巡撫徐績奏報得雨》
全文:
四月望之晨,此陰保定雨。
藩司曾奏報,一慰一為憮。
誰知漸至南,豫省亦沾許。
二麥揚花後,結穗資綻飽。
北固寒於南,麥秋遲豫土。
夏至以為期,一月計堪數。
而近鮮雨意,時作終風怒。
恐遂致旱暵,春膏仍孤負。
為豫慶而遙,為此近而苦。
近苦何日釋,遙慶其何補。
參考注釋
旱暵
亦作“ 旱熯 ”。不雨乾熱。《周禮·地官·舞師》:“教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 唐 柳宗元 《王京兆賀雨表三》:“伏惟皇帝陛下言為神化,動合天心,未成旱暵之虞,已積憂勤之慮。” 宋 王禹偁 《和楊遂賀雨》:“且慰旱熯人,偶與天雨會。”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旱暵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帶上柳條,或紮成草龍,各處走去。”
春膏
(1).指春雨。 唐 李鹹用 《春晴》詩:“簷滴春膏絶,憑欄晚吹生。良朋在何處?高樹忽流鶯。”
(2).紙名。參見“ 春膏紙 ”。
(3).春天肥沃的泥土。 元 任士林 《吉祥草賦》:“方其根移露本,盆壅春膏,擬紫莖之逞瑞,伉蘭蕙於亭皋。”
孤負
(1).違背;對不住。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負 陵 心。” 唐 韓愈 《感春》詩:“孤負平生志,已矣知何奈。” 宋 劉過 《臨江仙》詞:“青眼已傷前遇少,白頭孤負知音。” 明 方孝孺 《與鄭叔虔書》:“但媿學術荒陋,無所建明,孤負期待,以損知人之哲。”
(2).謂徒然錯過。 宋 黃機 《水龍吟》詞:“恨荼蘼吹盡,櫻桃過了,便只恁成孤負。” 元 無名氏 《抱妝盒》第一折:“他怎肯孤負子這艷陽三月天。”《紅樓夢》第三八回:“秋光荏苒休孤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乾隆名句,河南巡撫徐績奏報得雨名句
名句推薦
天台多勝概,落日亂山青
錢景臻《送僧歸護國寺》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