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王禎的《堈碓》
全文:
杵臼搜奇作碓堈,米翻堈滑恣舂撞。
鐵籠木末裝全杵,皮護篘材倚半腔。
頻作低昂身與共,慣成踏躡足須雙。
近隨文軌通南北,不獨鏗鍧在楚邦。
參考注釋
文軌
(1).文字和車軌。古代以同文軌為國家統一的標誌。語本《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晉書·謝安傳》:“ 安 方欲混一文軌,上疏求自北征。” 唐 李德裕 《謝恩不許讓官表狀》:“況今四表無事,六氣斯和,簫勺可致於治平,文軌盡同於元化。” 宋 王禹偁 《單州成武縣行宮上樑文》:“一戎而倒載干戈,萬國而混同文軌。” 鄭觀應 《盛世危言·鐵路》:“至今日而地球九萬里風氣大通,以日行百里計之,環球一周,累年不能達,文軌何由一,聲問何由通乎?”
(2).引申指疆域。《周書·樂運傳》:“文軌之內,奔赴未盡;隣境遠聞,使猶未至。”
(3).作文的規範。 漢 王充 《論衡·超奇》:“ 長生 死後,州郡遭憂,無舉奏之吏,以故事結不解,徵詣相屬,文軌不尊,筆疏不續也。”《隋書·杜正藏傳》:“又著《文章體式》,大為後進所寳,時人號為文軌。”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不獨
連詞。不但
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魯迅《祝福》
鏗鍧
(1).形容聲音洪亮。《文選·班固<東都賦>》:“鐘鼓鏗鍧,管弦燁煜。” 李周翰 註:“鏗鍧,聲也。” 唐 白行簡 《三夢記》:“羣女旋進,金石絲竹鏗鍧,震響中署。”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江右游日記》:“入一門,黑暗漫無所睹,但聞傳響鏗鍧,比明處更宏遠。” 清 繆鍾渭 《紀大東溝戰事吊鄧總兵世昌》詩:“兩軍鏖戰洪濤中,雷霆鏗鍧天異色。”
(2).形容文詞鏗鏘有力。 唐 楊炯 《<王勃集>序》:“兄 勔 及 劇 ,磊落詞韻,鏗鍧風骨,皆九變之雄律也。” 宋 劉克莊 《<辛稼軒集>序》:“公所作大聲鏜鎝,小聲鏗鍧,橫絶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 清 宋犖 《漫堂論詩》:“獨 唐 人諸體鹹備,鏗鍧軒昂,為風雅極致。”
楚邦
指 楚 境。 前蜀 貫休 《秋末入匡山船行》詩之六:“謾有歸鄉夢,前程是 楚 邦。”
王禎名句,堈碓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