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游跡遍吳楚,好山過眼心懸懸
巴慰祖 《自題仿元道士方從義松亭山色圖贈族人籍南》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巴慰祖的《自題仿元道士方從義松亭山色圖贈族人籍南》
全文:
岩壑錯落丹碧鮮,結為雲氣融為泉。
平生游跡遍吳楚,好山過眼心懸懸。
偶然筆寫氣象千,萬木魚貫林蟬聯。
何人結屋蝸角大,看山終日似坐禪。
當門老松卻俗乘,壓屋白石凌飛仙。
敝廬遠在黃山邊,林谷如海皆雲填。
他日繪出家山好,黃精苗肥白鹿眠。
請君對之心怡然,駐君之顏如童年。
參考注釋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游跡
猶浪跡,漫遊。 清 周亮工 《題與然大師畫冊前》:“棄家薙髮為 罻麟和尚 弟子,游跡 浙 中。”
遊覽所到之地。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大中橋 外,本來還有一座 復成橋 ,是船夫口中的我們的游跡盡處,或也是 秦淮河 繁華的盡處了。” 林建征 《鶯歌海》:“然而,它最偏僻的這一角,就是游跡最廣的 蘇軾 也沒到過。”
猶遊蹤。 晉 陶潛 《悲從弟仲德》詩:“宿草旅前庭,階除曠游跡。”《禪真逸史》第四十回:“世子稱孤丕振家,先君游跡遍天涯。”
吳楚
(1). 春秋 吳國 與 楚國 。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 吳 楚 憑 江 ,負固 方城 。”
(2).泛指 春秋 吳 楚 之故地。即今 長江 中、下游一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君 吳 楚 之士,亡國之餘,有何異才,而應斯舉?”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 吳 楚 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 許宗魯 《登齊山樓》詩:“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吳 楚 江流畫裡看。” 陳毅 《詠三峽》詩:“總嫌太狹窄, 吳 楚 天地寬。”
(3).指 吳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區域。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定婚店》:“雖讎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 吳 楚 異鄉,此繩一繫,終不可逭。”
(4).指 漢高祖 分封的 吳 楚 諸侯國。《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吳 楚 反,聞。”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然 高祖 封建,地過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連城數十,上下無別,權侔京室,故有 吳 楚 七國之患。” 清 姚鼐 《賈生明申商論》:“﹝ 景帝 ﹞其資如此,而 鼂錯 又以 申 商 進之,何怪有 吳 楚 之難。”
過眼
(1).經過眼前。喻迅疾短暫。 宋 蘇軾 《吉祥寺僧求閣名》詩:“過眼榮枯電與風,久長那得似花紅。” 明 馮夢龍 《灑雪堂·宋婆課女》:“嘆過眼時光去渺茫,休得貪閒放。” 清 吳偉業 《贈總憲龔公芝麓》詩:“側身天地竟何心,過眼風光有誰羨。”
(2).過目,略加看視。 宋 李清臣 《欽聖憲肅皇后哀冊文》:“諸書過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寢食。”《老殘遊記》第十七回:“那家人揭開盒蓋,請老爺們過眼。” 孫犁 《白洋淀紀事·采蒲台》:“她像很疲累了,彎著腰一張一張掀開席,叫收席的人過眼看成色。”
懸懸
(1) 惦記
晝夜懸懸
(2) 遠
懸懸海島
巴慰祖名句,自題仿元道士方從義松亭山色圖贈族人籍南名句
名句推薦
聲名一墮誰能贖,珍重雌雄劍化蜺
陳子全《軍中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