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聚上方原文
臥病甬東久,偶尋吳會游。
不知陶令意,乃與身為讎。
恤隱豈不美,更恐增人愁。
黽勉有餘暇,強來訪林丘。
此地多山石,鳥道與雲浮。
松筠郁回合,四顧皆良疇。
仆本山野人,聊此謝羈愁。
從容日已夕,歸意良悠悠。
詩詞問答
問:惠聚上方的作者是誰?答:沈遼
問:惠聚上方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尤韻
參考注釋
臥病
患病不起,躺在床上
吳會
(1). 秦 漢 會稽 郡治在 吳縣 ,郡縣連稱為 吳會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吳會》:“ 西漢 時 會稽 郡治本在 吳縣 ,時俗以郡縣連稱,故云 吳會 。”
(2). 東漢 分 會稽郡 為 吳 會稽 二郡,並稱 吳 會 。後亦泛稱此兩郡故地為 吳會 。《後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 吳 會 。”《三國志·吳志·孫賁傳》:“時 策 已平 吳 會 二郡。” 宋 蘇軾 《喜劉景文至》詩:“平生所樂在 吳 會 ,老死欲葬 杭 與 蘇 。”《金史·完顏綱傳》:“僭稱位號,偷生 吳 會 。”
唐 以後,俗亦稱 平江府 (今 江蘇 蘇州 )為 吳會 。 元 陸友仁 《吳中舊事》:“府署之南名 吳會坊 。”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一:“世多稱 平江 為 吳會 ,意謂 吳 為東南一都會也。自 唐 以來如此,今郡中有 吳會亭 ,府治前有 吳會坊 。”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陶令
指 晉 陶潛 。 陶潛 曾任 彭澤 令,故稱。 元 趙孟頫 《見章得一詩因次其韻》:“無酒難供 陶令 飲,從人皆笑 酈生 狂。” 毛 * 《登廬山》詩:“ 陶令 不知何處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恤隱
憂念百姓疾苦。語本《國浯·周語上》:“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韋昭 註:“恤,憂也;隱,痛也。” 晉 乾寶 《晉紀總論》:“節理人情,恤隱民事。” 南朝 陳 徐陵 《陳武帝下州郡璽書》:“卿等擁旄方岳,相任股肱,剖符名宇,方寄恤隱。” 元 馬祖常 《都門一百韻》:“詰姦鉏大猾,恤隱發深瘼。”
謂憐憫百姓的窮苦。《晉書·夏侯湛傳》:“﹝ 湛 ﹞出為 野王 令。以卹隱為急,而緩於公調。” 唐 白居易 《奉敕試製書詔批答詩等·與崇文詔》:“宣朕卹隱之心,慰彼黎庶。”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黽勉
(1) 勉力;努力
黽勉同心。——《詩·邶風·谷風》
伏乞黽勉,並候捷音。——清· 黃世仲《洪秀全演義》
(2) 另見 měng
來訪
來此訪問;造訪
歡迎來訪
林丘
見“ 林丘 ”。
亦作“ 林坵 ”。亦作“ 林邱 ”。1.樹木與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 宋 謝惠連 《西陵遇風獻康樂》詩:“零雨潤墳澤,落雪灑林丘。” 元 薩都剌 《次張舉韻題皖山金氏繡野亭》:“最喜園林動花竹,不妨城郭帶林丘。” 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私葬》:“殺氣如煙蔽林坵,孤城半掩無人鬭。”
(2).指隱居的地方。 晉 謝安 《蘭亭》詩:“伊昔先子,有懷春遊,契茲言執,寄傲林丘。” 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詩之一:“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予賦《留窮詩》,以述其志云:‘……窮自有離合,心何偏去留。踟躕兼晦朔,寂寞且林邱。’”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鳥道
只有鳥才能飛越的路,比喻狹窄陡峻的山間小道
雲浮
(1).如雲之飄散。形容短暫易逝。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時哉不我與,去乎若雲浮。” 宋 陸游 《夜坐》詩之二:“瓦裂人間事,雲浮身後名。”
(2).比喻盛多。《後漢書·崔駰傳》:“方斯之際,處士山積,學者川流,衣裳被宇,冠蓋雲浮。” 南朝 宋 王僧達 《釋奠詩》:“異人鱗萃,淑美雲浮。”
(3).喻仕進。 唐 王維 《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興宗》詩:“思子整羽翮,及時當雲浮。”
松筠
松樹和竹子。《禮記·禮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後因以“松筠”喻節操堅貞。 南朝 齊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詠秋胡妻》:“日月共為照,松筠俱以貞。”《梁書·元法僧等傳論》:“ 侃 則臨危不撓, 鴉仁 守義殞命,可謂志等松筠,心均鐵石。” 唐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浪跡同生死,無心恥賤貧。偶然存蔗芋,幸各對松筠。”《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 嬌鸞 松筠之志雖存,風月之情已動。”
回合
(1)
(2) 兩將交鋒時一方用兵器攻擊一次,另一方招架一次為一個“回合”
(3) 拳擊比賽所劃分的三分鐘的一個周期
十個回合的一次拳擊比賽
(4) 摔跤比賽中的一次交鋒
(5) 排球、網球比賽中雙方爭奪一分的往返擊球
四顧
向四面環視
阿Q忽而大叫起來,抬了頭倉皇的四顧。——《阿Q正傳》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難》
良疇
良田。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 江 水又東逕 穴湖塘 ,湖水沃其一縣,並為良疇矣。” 唐 張九齡 《候使登石頭驛樓作》詩:“漁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疇。” 清 趙翼 《過青田訪劉誠意故宅》詩:“其上一洞天,良疇千頃闢。”
本山
(1).佛教語。對各宗派傳法的中心寺院之稱。也叫本寺,下屬各寺稱為末寺。 晉 慧遠 《萬佛影銘》:“共立此臺,擬像本山。”
(2).此山。《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他是本山人,乃是本房檀越,就中與我獨厚。”
野人
(1) 田野之民,農人
試問野人家。——宋· 蘇軾《浣溪沙》詞
(2) 質樸的人,無爵位的平民
(3) 粗野的人
(4) 流浪漢
(5) 未開化的人,生活在原始狀態或屬於原始社會的人
羈愁
亦作“羇愁”。旅人的愁思。 南朝 齊 江孝嗣 《北戍琅琊城》詩:“薄暮苦羈愁,終朝傷旅食。” 宋 歐陽修 《<宛陵先生詩集>序》:“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迺徒發於蟲魚物類羇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工而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行色一鞭催去馬,羈愁萬斛引新詩。” 清 納蘭性德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詞:“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螿。”
容日
猶言容待來日。《水滸傳》第八十回:“ 宋江 道:‘太尉乃大貴人之言,焉肯失信?何必拘留眾將。容日各備鞍馬,俱送回營。’”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閒自在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