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呂卣的《城東避暑次廉伯陸先生元韻二首·其一》
全文:
避暑城東十里行,旁人休詫是逃名。
丹崖碧水開仙府,風格龍樓仰帝京。
冠蓋登臨增地勝,笙歌清絕帶泉聲。
慚予歸自西台晚,未得相逢共咀英。
參考注釋
避暑
(1) 到涼爽的地方度過炎熱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里行
官名。 唐 置, 宋 因之。有監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規定員額。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舉賢》:“初, 周 以布衣直門下省, 太宗 就命監察里行,俄拜監察御史。‘里行’之名,自 周 始也。”《新唐書·百官志三》:“ 開元 七年……又置御史里行使、殿中里行使、監察里行使,以未為正官,無員數。” 宋 歐陽修 《再論台官不可限資考札子》:“令舉官自京官已上,不問差遣次第,惟材是舉。使資淺者為里行,資深者入三院。”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持憲儲闈·里行》。
旁人
(1) 稱除自己或某人、某些人之外的其他的人、另外的人
(2) 旁邊的人
逃名
(1).逃避聲名而不居。《後漢書·逸民傳·法真》:“ 法真 名可得而聞,身難得而見;逃名而名我隨,避名而名我追。” 唐 司空圖 《歸王官次年作》詩:“酣歌自適逃名久,不必門多長者車。” 龐樹柏 《寄懷俞養浩先生》詩:“逃名儻悔才為累,畏俗無如酒最宜。”
(2).逃脫罪名。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自夫子之修《春秋》也,蓋他邦之篡賊其君者有三,本國之弒逐其君者有七,莫不缺而靡録,使其有逃名者。”
呂卣名句,城東避暑次廉伯陸先生元韻二首·其一名句
名句推薦
詩禮憶趨庭,深恩頗效三年報;音容歸地下,痛念應教五內崩
廖厚初《哀輓聯、內柱用》
詩詞推薦
寄贈光炯,即用其帆影樓詩韻·其一
方守敦〔清代〕慘澹神州不可居,蒼茫攜手與君初。未堪熱血回東海,剩有高情薄太虛。蜃市樓台千變幻,龍山風物一庭除。獨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