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王谷祥花鳥冊·其一·野梅翠雀》
全文:
五五三三朵,瀟瀟落落姿。
翩然來翠雀,小住得橫枝。
豈羨雕籠好,那知煖窖宜。
以幽閒適性,畫者具深思。
參考注釋
五五
(1).《禮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五五相乘為二十五, 漢 時因用以代稱三年之喪。《隸釋·漢堂邑令費鳳碑》:“菲五五,縗杖其未除。”《隸釋·漢巴郡太守樊敏碑》:“遭離母憂,五五斷仁。”
(2).二十五。《鶡冠子·度萬》:“五音六律稽從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為歲式。” 陸佃 註:“五五,五其音之五也。”《三國志·魏志·王朗傳》:“老臣慺慺,願國家同祚於 軒轅 之五五,而未及 周文 之二五,用為伊邑。”此謂 黃帝 有子二十五人。
(3).以五為行列。《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四·艷歌何嘗行》:“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十十五五,羅列成行。” 南朝 梁 江淹 《學梁王兔園賦》:“上飛 衡 陽 ,下宿 沅 漢 ,十十五五忽合而復散。”《晉書·天文志中》:“凡降人氣,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頭;又雲,如人叉手相向。”
(4).謂以五人為伍,猶如古代軍隊編制。《魏書·高佑傳》:“設禁賊之方,令五五相保,若盜發則連其坐,初雖似煩碎,後風化大行,寇盜止息。”
三三
(1).謂三乘以三。《宋書·律曆志上》:“黃鐘之律長九寸,物以三生,三三九,三九二十七,故幅長二尺七寸,古之制也。”
(2).童謠名。 宋 蘇軾 《會雙竹蓆上奉答開祖長官》詩:“算來九九無多日,唱著三三憶舊遊。” 王文誥 輯注引 馮應榴 曰:“《唐書》童謡:打麥三三三。” 明 袁宏道 《法華庵同諸開士限韻》:“農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
(3).指三三徑。 清 曹寅 《寄題東園》詩之六:“桃塢下多蹊,三三別一徑。”參見“ 三三徑 ”。
(4).三同、三讓、三虞的合稱。《逸周書·酆謀》:“初用三同:一戚取同,二任用能,三矢無聲。三讓:一近市,二賤粥,三施資。三虞:一邊不侵內,二道不毆牧,三郊不留人。王曰:‘嗚呼!允從三三無咈,厥徵可因。’” 孔晁 註:“言三讓、三同、三虞無違,言善徵可用以立功也。”
瀟瀟
(1) 形容風雨急驟
風雨瀟瀟
(2) 形容毛毛雨
落落
(1)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孤獨 <落落寡合>
(3) 堆積的樣子
落落大滿。——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乾隆名句,題王谷祥花鳥冊·其一·野梅翠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