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印肅的《偈頌三十首》
全文:
時人須警覺,應道不痴顛。
若牛並急馬,也只少他錢。
今生還不足,來生又吃鞭。
道人雖無事,不忍哭蒼天。
今古論如是,豈可向愚言。
無我無錢質,此處靜悄然。
顯跡靈光在,夢然一炷煙。
普庵何處去,分明在目前。
須當如是體,可學老婆禪。
莫住空花相,謗佛結深冤。
以善能銷惡,以順和逆顛。
以道資頑狠,以心助普賢。
以師為心本,以念於無緣。
以身如父母,以力報愚賢。
出家為佛子,動靜自光鮮。
超凡並越聖,真實不堪言。
曾經千萬劫,碎身報未圓。
我今排次定,更莫聽胡喧。
順我大家吉,逆我眾無緣。
孤峰無覓處,三千遍大千。
此時思一偈,虛空應不得。
非是我做作,真如體自然。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出家
棄捨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佛子
(1).菩薩的通稱。《十住毗婆沙論·入初地品》:“諸佛子者,諸佛真實子諸菩薩是,是故菩薩名為佛子。”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石長和》:“道之兩邊棘刺,森然如鷹爪。見人甚眾,羣足棘中,身體傷裂,地皆流血。見 長和 獨行平道,俱嘆息曰:‘佛子獨行大道中。’”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此山非比別山阿,青黛染成千塊玉,雲霞粧就萬堆螺。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許遊人容易得攀摩?”
(2).受佛戒者,佛門弟子。 唐 錢起 《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仍聞七祖後,佛子繼調御。” 宋 王安石 《靈山寺》詩:“ 靈山 名誰自?波濤截孤峰。何年佛子住?四面憑危空。”《西遊記》第四四回:“眾僧滴淚道:‘我們這一國君王,偏心無道,只喜得是老爺等輩,惱的是我們佛子。’” 魯迅 《三閒集·在鐘樓上》:“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時候,往往戒律蕩然。”
(3).佛教泛指一切眾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稱。《法華文句》卷九下:“一切眾生,皆有三種性德佛性,即是佛子。”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忽中夜 宣律 捫虱,將投於地,三藏半醉,連聲呼曰:‘律師撲死佛子!’” 宋 蘇軾 《東坡志林》(《稗海》本)卷六:“凡能動者,皆佛子也,竹蝨初如塗粉竹葉上爾,然久乃能動者,百千為曹,無非佛子者。”
(4).稱慈善的人。如 唐 末 徐守溫 以寬恕為治,人稱佛子。見 唐 張鷟 《耳目記》。又 宋 洪皓 為 秀州 司錄,以所掌發運司錢賑濟饑民,州人稱之為“洪佛子”。見 宋 趙善璙 《自警篇·救荒》。
動靜
(1) 指動作或說話發出的聲音
(2) 訊息;情況
牢城營里都沒有動靜。——《水滸傳》
光鮮
鮮明;漂亮
光鮮越雉,色麗 秦狐。—— 北周· 庾信《齊王進白兔表》
釋印肅名句,偈頌三十首名句
名句推薦
世上幾多名將相,門前誰有此溪山
黃子稜《題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