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常難雨,三湘不識冰

劉摯六月六日避暑山寺次蹈韻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摯的《六月六日避暑山寺次蹈韻》

全文:
楚國元卑濕,炎天更鬱蒸。
風吟同倦虎,霄望劇愁鷹。
渴肺塵將岔,流膚汗不勝。
噆肌紛暗蟆,繞鬢鬧飛蠅。
六月常難雨,三湘不識冰
爐烘一天地,火藥萬川陵。
氣候金初伏,襟懷水未澄。
高明尋偶得,林麓遠同登。
此地聊幽遁,危亭更上層。
泉聲懸嵽嵲,松影轉觚稜。
汲井沈圓李,緣池摘翠菱。
涼清生洞壑,秀綠動溝塍。
佳氣西頻望,鄉欄北屢憑。
有期群野鹿,無法問山僧。
雲石逢如舊,巾裾見若憎。
聊堪優卒歲,不愧俯捫膺。

劉摯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三湘

(1). 湖南 湘鄉 、 湘潭 、 湘陰 (或 湘源 ),合稱 三湘 。見《太平寰宇記·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詩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區。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詩:“昔放 三湘 去,今還萬死餘。” 清 吳偉業 《送聖符弟之任蘄水丞》詩之四:“廿載流移復, 三湘 轉運長。”

(2).指 沅湘 、 瀟湘 、 資湘 。 晉 陶潛 《贈長沙公族祖》詩:“遙遙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註:“ 湘水 發源會 瀟水 ,謂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會 資江 謂之 資湘 ;又北與 沅水 會於湖中,謂之 沅湘 。” 明 徐楨卿 《送盛斯徵赴長沙》詩:“蠻中瘴遠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陳毅 《嶽麓山頂眺望》詩:“ 嶽麓山 頭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風神。”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劉摯名句,六月六日避暑山寺次蹈韻名句

詩詞推薦

六月常難雨,三湘不識冰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