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秋江送別原文
秋陰日易夕,江空歲雲晏。
惻惻傷物情,悽悽屬昏旦。
聳秀林際峰,流響雲中雁。
煙蕪銷遠綠,霜楓炫餘粲。
時芳遞衰榮,人事更聚散。
方敦金蘭契,遽念蠨蛸嘆。
夙駕嚴霜寒,晨起明星爛。
揚船子夷猶,伏枕我羈絆。
那知惜暌離,矧復值憂患。
愁吟不成章,一辭愧能贊。
詩詞問答
問:賦得秋江送別的作者是誰?答:吳倫
問:賦得秋江送別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吳倫的名句有哪些?答:吳倫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選明詩卷二十
參考注釋
惻惻
(1).悲痛;淒涼。 漢 揚雄 《太玄·翕》:“翕繳惻惻。” 范望 註:“鳥而失志,故高飛,飛而遇繳,欲去不得,故惻惻也。惻,痛也。” 晉 歐陽建 《臨終詩》:“下顧所憐女,惻惻中心酸。” 唐 杜甫 《夢李白》詩之一:“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花月痕》第四八回:“顧影自憐風惻惻,回頭應惜步珊珊。”
(2).寒冷貌。 宋 周邦彥 《漁家傲》詞:“幾日輕陰寒惻惻,東風急處花成積。” 元 趙孟頫 《絕句》:“春寒惻惻掩重門,金鴨香殘火尚溫。”
(3).懇切。《後漢書·張酺傳》:“ 張酺 前入侍講,屢有諫正,誾誾惻惻,出於誠心,可謂有 史魚 之風矣。” 李賢 註:“惻惻,懇切也。”
物情
(1) 情理
物情世態
(2) 人情
(3) 人心
事多放濫,物情生怨
昏旦
(1).黃昏和清晨。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文選·陸倕<新刻漏銘>》:“夫自天觀象,昏旦之刻未分;治歷明時,盈縮之度無準。” 李善 注引《五經要義》:“日入後,漏三刻為昏;日出前,漏三刻為明。” 唐 岑參 《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詩:“深林 * 旦,棧道凌空虛。”
(2).從黃昏到天明的時光。亦泛指時光。 唐 李紳 《南梁行》:“芻狗無由學聖賢,空持感激終昏旦。” 明 湯式 《一枝花·送車文卿》套曲:“安樂窩隨緣度昏旦,伴幾個知交撒頑,尋一會漁樵調侃。”
(3).謂晨昏短促。形容時間短暫。 唐 杜甫 《舟中苦熱遣懷奉呈陽中丞》詩:“痛彼道邊人,形骸改昏旦。” 清 顧炎武 《意有未盡再賦四章》之一:“因思千古同昏旦,幾席羹牆尚宛然。”
(4).猶混蛋。詈詞。不明事理的人。 沙汀 《代理縣長》:“本來地方就很苦寒--你們看這個昏旦!”
聳秀
(1).高聳秀麗。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詩之七:“都城多聳秀,愛此高縣居。” 宋 歐陽修 《叢翠亭記》:“從城中因高以望之,眾山靡迤,或見或否,惟 嵩 最遠,最獨出,其嶄巖聳秀,拔立諸峯上,而不可掩蔽。”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黟縣山水記》:“又北行為 畫工尖 ,聳秀似刻畫者。”
(2).指人的風姿高雅俊秀。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回仙》:“ 滕宗亮 謫守 巴陵郡 ,有 華州 回道士 上謁,風骨聳秀,神宇清邁。” 明 高攀龍 《山西布政使中嵩王公行狀》:“生而聳秀,神采英特。”
流響
(1).傳播響聲。亦指傳出的聲響。 晉 成公綏 《嘯賦》:“音要妙而流響,聲激嚁而清厲。” 晉 傅玄 《雜詩》:“女景隨形運,流響歸空房。” 唐 虞世南 《蟬》詩:“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疎桐。”
(2).指流傳名聲。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唐順之》:“ 應德 詩稱名家……妙處並足流響詞林。”
雲中
(1).雲霄之中,高空。常用指傳說中的仙境。《楚辭·九歌·雲中君》:“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王逸 註:“雲中,雲神所居也。”《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四·王子喬》:“ 王子喬 ,參駕白鹿雲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詞:“雲中鼓吹,游徧 蓬萊 。”
(2).高聳入雲的山上。喻塵世外。 宋 嚴參 《沁園春·自適》詞:“吾應有,雲中舊隱,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啟 《寓感》詩之十六:“ 蜀 琴有奇紋,本是枯桐枝……曾持薦 黃帝 ,雲中奏《鹹池》。”
(4).古郡名。原為 戰國 趙 地, 秦 時置郡,治所在 雲中縣 (今 內蒙古 托克托 東北)。 漢 代轄境較小。有時泛指邊關。《韓非子·喻老》:“故雖有 代 、 雲中 之樂,超然已無 趙 矣。”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要途問邊急,雜虜入 雲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備兵大同》詩之二:“知有 馮唐 論將略,不令 魏尚 久 雲中 。”
(5).古 雲夢澤 。《左傳·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濟 江 ,入於 雲中 。” 杜預 註:“入 雲夢澤 中。” 楊伯峻 註:“傳説 雲夢澤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雲夢 。”
煙蕪
煙霧中的草叢。亦指雲煙迷茫的草地。 唐 權德輿 《奉和李大夫九日龍沙宴會》:“煙蕪斂暝色,霜菊發寒姿。” 宋 柳永 《破陣樂》詞:“露花倒影,煙蕪蘸碧,靈沼波暖。” 清 納蘭性德 《憶秦娥·龍潭口》詞之二:“青如翦,鷺鷥立處,煙蕪平遠。”
霜楓
經霜的楓葉,其紅如火,古詩文中將它比作離人之淚。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去歲羈帆 湘水 明,霜楓千里隨歸伴。” 宋 陸游 《醉賦》詩:“霜楓照茅屋,露菊插紗巾。” 清 陸豫 《台城路·秋砧》詞:“石磴敲煙,霜楓墜葉,惹起離愁如許。”參見“ 霜林 ”。
時芳
指應季節而開放的花卉。 唐 沉佺期 《覽鏡》詩:“時芳固相奪,俗態豈恆堅。” 唐 韋應物 《嘆楊花》詩:“人意有悲歡,時芳獨如故。”
遞衰
逐漸衰退。 清 葉夢珠 《閱世編·學校五》:“鼎革而後,兵燹之餘,日漸遞衰。”
人事
(1) 指人世間的事
人事滄桑
人事不可量。——《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關於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配、獎懲等工作
人事調動
(3) 人情事理
不懂人事
(4) 人的意識的對象
不省人事
(5) 人力能做到的事
盡人事
(6) 饋贈的禮物
送人事
聚散
會聚與分散
人生聚散無常
金蘭契
至交;深厚的友誼。 唐 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分定金蘭契,言通藥石規。” 明 陳所聞 《步步嬌·擬美人七夕述懷》套曲:“我愛你興翩翩廣結金蘭契,量汪汪江海托襟期。”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太史公》:“昔共金蘭契,苦口似相規。”
蠨蛸
一種蜘蛛。身體細長,腳很長。多在室內牆壁間結網。通稱“喜蛛”或“蠨子”,民間認為是喜慶的預兆
霜寒
寒光閃閃貌。 元 鄭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這劍呵,冰刃霜寒,玉華光燦。”
起明
(1).發光;發亮。 漢 焦贛 《易林·解之謙》:“三火起明,雨滅其光,高位疾顛,驕恣誅傷。” 吉學霈 《婆媳之間》:“鏡框、鏡座是用濕手巾剛抹過的,因此,黑油油的起明閃亮。”
(2).啟發使明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書》曰:‘好問則裕。’《禮》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蓋須切磋,相起明也。”
船子
(1).船夫。 五代 於逖 《聞奇錄·漁者》:“ 貞明 中,有漁者,於 太湖 見一船子。” 宋 范仲淹 《與中舍書》:“所言冗僕已去,惟船子留三兩人。” 明 袁宏道 《竹枝詞·時阻風安鄉河中》:“船子已愁箭括水,兒童又指帽兒山。”
(2).船。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八二:“平頭船子小龍牀,多少神仙立御旁。”
夷猶
(1) 猶豫遲疑不前。也作“夷由”
(2) 從容不迫
雙槳小船夷
伏枕
(1).伏臥在枕上。《詩·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後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長久臥床。《北齊書·陸卬傳》:“遭母喪,哀慕毀瘁,殆不勝喪,至沉篤,頓昧伏枕。” 唐 杜甫 《病後過王倚飲贈歌》:“ 王生 怪我顏色惡,答雲伏枕艱難遍。” 明 李贄 《復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筆墨久廢。”
(2).指臥病在床的人。 唐 杜甫 《秋興八首》之一:“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羈絆
亦作“羇絆”。猶言束縛牽制。《漢書·敘傳上》:“今吾子已貫仁誼之羈絆,繫名聲之韁鎖。” 唐 羅鄴 《鶯》詩:“卻笑金籠是羈絆,豈知瑤草正芬芳。”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世上更無羇絆事,壺中別有自由身。”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一折:“俺也曾把世味親嘗,人情識破,怕甚么塵緣羈絆?”
暌離
(1).違背。 唐 歐陽詹 《棧道銘》序:“擘坼地脈,暌離物理,豈造化之意乎!”
(2).分離。 宋 蘇舜欽 《寒夜十六韻答子履見寄》:“隔絶今一水,暌離將再春。”《剪燈新話·金鳳釵記》:“庶得優遊偕老,不致暌離也。” 冰心 《南歸》:“她談著她婚後的暌離和甜蜜的生活。”
憂患
憂慮、禍患
生於憂患。——《孟子·告子下》
愁吟
哀吟。 唐 薛能 《西縣作》詩:“從此漸知光景異,錦都迴首盡愁吟。” 宋 戴復古 《題徐京伯通判北征詩卷》詩:“此志無人共,愁吟兩髩絲。” 清 朱彝尊 《高陽台》詞:“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隄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
不成
——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
老五不在這兒,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
一辭
(1).猶一言。一句話或一個字。《淮南子·繆稱訓》:“胡通於一伎,察於一辭,可與曲説,未可為廣應也。”《史記·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 子夏 之徒不能贊一辭。”《舊唐書·陸餘慶傳》:“累遷中書舍人。 則天 嘗引入草詔, 餘慶 惶惑,至晚竟不能措一辭。” 明 王守仁 《與安之書》:“今但取 朱子 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辭。”
(2).謂異口同聲。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魯公 盛德,蓋自小官時。縉紳閒一辭謂之有手段。”
(3).一面之辭。《宋史·葉清臣傳》:“苟 用章 之狀果虛, 守懃 之罪果白, 用章 更寘重科,物論亦允,無容偏聽一辭,以虧王道無黨之義。”
(4).告辭,辭別。《禮記·表記》:“事君難進而易退,則位有序;易進而難退,則亂也,故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辭也。” 南朝 梁 蕭鈞 《晚景游泛懷友》詩:“一辭 金谷苑 ,空想竹林游。” 唐 吳融 《落葉》詩:“紅影飄來翠影微,一辭林表不知歸。”
標籤:送別詩,贈別詩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賦得秋江送別原文_賦得秋江送別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