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蕭祜的《游石堂觀》
全文: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虛。
我來斯邑訪遺蹟,乃遇沈生耽載籍。
沈生為政哀煢嫠,又能索隱探靈奇。
欣然向我話佳境,與我崎嶇到山頂。
甘瓜剖綠出寒泉,碧甌浮花酌春茗。
嚼瓜啜茗身清涼,汗消絺綌如迎霜。
胡為空山百草花,倏爾籩豆肆我旁。
始驚知周無小大,力寡多方驗斯在。
妙用騰聲冠蓋間,勝游恣意煙霞外。
故碑石像凡幾年,雲郁雨霏生綠煙。
我知游此多靈仙,縹緲月中飛下天。
天風微微夕露委,松梢颼颼曉聲起。
鳳去空遺簫管音,星翻寥落銀河水。
勸君學道此時來,結茅獨宿何遼哉。
齋心玄默感靈衛,必見鸞鶴相裴回。
我愛崇山雙劍北,峰如人首拄天黑。
群仙傴僂勢奔走,狀若歸尊趨有德。
半岩有洞頂有池,出入靈怪潛蛟螭。
我去不得晝夜思,夢遊曾信南風吹。
南風吹我到林嶺,故國不見秦天迥。
山花名藥撲地香,月色泉聲洞心冷。
蔭鬆散發逢異人,寂寞曠然口不言。
道陵公遠莫能識,發短耳長誰獨存。
司農驚覺忽惆悵,可惜所游俱是妄。
蘊懷耿耿誰與言,直至今來意通形神開,擁傳又恨斜陽催。
一丘人境尚堪戀,何況海上金銀台。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於西山。”引申為日入處。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於此。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參見“ 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雲,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雲。” 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風景優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古昔
古時
真人
(1) 親身和活著的人
在銀幕上…但決非真人
(2) 道教稱有養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稱號
蕭祜名句,游石堂觀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