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聖傳心法,所貴在主靜

王弘誨讀書秋夜簡陳仁甫太史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弘誨的《讀書秋夜簡陳仁甫太史》

全文:
孤榻懸秋夜,端居塵事屏。
簾風度涼氣,窗月散晴景。
感茲時物變,悠然發深省。
蘭膏誦遺編,妙悟入玄境。
千聖傳心法,所貴在主靜
俯仰宇宙間,此生何多幸。
玩物徒喪志,無乃勞馳騁。
故人多意氣,同心重交儆。
鑿壁分餘光,疏燈照清影。

王弘誨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心法

(1).佛教語。指經典以外傳受之法。以心相印證,故名。 唐 李華 《潤州天鄉寺故大德雲禪師碑》:“自 菩提達摩 降及 大照禪師 ,七葉相乘,謂之七祖,心法傳示,為最上乘。”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俞紫芝 ﹞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圖心法,所至翛然,而工於作詩。”《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自然神仙一輩,叫做會中人,再不消甚么口訣,甚么心法,都只是一笑而喻。”

(2).對色法而言,即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等八種心法。

(3).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 宋 朱熹 《<中庸>章句》:“此篇乃 孔 門傳授心法, 子思 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 孟子 。” 宋 蔡沉 《<書經集傳>序》:“精一執中, 堯 、 舜 、 禹 相授之心法也。”

主靜

宋 明 理學家的道德修養方法。淵源於古代儒家(《禮記·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並參雜佛、道的寂靜無為思想。“主靜”一語首由 周敦頤 在其《太極圖說》中提出:“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無極”原來是“靜”的,來證明人的天性本來也是“靜”的,由於後天染上了“欲”,故須通過“無欲”工夫,以求達到“靜”的境界(“無欲故靜”)。以後它一直是理學的主要思想。

王弘誨名句,讀書秋夜簡陳仁甫太史名句

詩詞推薦

千聖傳心法,所貴在主靜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