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應時的《霞外亭二首》
全文:
詩眼眈眈細八荒,小亭徙倚濕山光。
飛鴻影落遙岑外,興與飛鴻更渺茫。
參考注釋
詩眼
(1).詩人的賞鑒能力、觀察力。 宋 蘇軾 《次韻吳傳正<枯木歌>》:“君雖不作丹青手,詩眼亦自工識拔。” 金 元好問 《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之四:“ 愚軒 具詩眼,論文貴天然。” 明 袁宏道 《與伯修書》:“近來詩學大進,詩集大饒,詩腸大寬,詩眼大闊。”
(2).指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亦指一篇詩的眼目,即體現全詩主旨的精采詩句。《朱子語類》卷二三:“只用他這一説,便瞎卻一部詩眼矣。” 清 施補華 《峴傭說詩》:“五律須講鍊字法, 荊公 所謂詩眼也。” 秦牧 《藝海拾貝·茅台、花雕瓶子》:“那個‘詩眼’一點上去,就像畫龍點睛似的,通篇詩都突然光采煥發了。”
眈眈
形容眼睛注視
虎視眈眈(兇猛地注視)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齋志異·狼三則》
八荒
又稱八方。最遠之處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併吞八荒之心。——漢· 賈誼《過秦論》
徙倚
徘徊;流連不去
獨徒倚以仿徉。——《楚辭·哀時命》
徙倚久之。——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約 《泛永康江》詩:“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 唐 岑參 《郡齋平望江山》詩:“山光圍一郡,江月照千家。”
劉應時名句,霞外亭二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