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
全文:
太山秋毫兩無窮,鉅細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
我在錢塘拓湖淥,大堤士女急昌豐。
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
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雲空。
朅來潁尾弄秋色,一水縈帶昭靈宮。
坐思吳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朧。
二十四橋亦何有,換此十頃玻璃風。
雷塘水乾禾黍滿,寶釵耕出余鸞龍。
明年詩客來弔古,伴我霜夜號秋蟲。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二十四橋
故址在 江蘇省 揚州市 江都縣 西郊。 唐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方輿勝覽》謂 隋 代已有二十四橋,並以城門坊市為名。 宋 韓令坤 筑州城,別立橋樑,所謂二十四橋或存或廢,已難查考。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雜誌》:“ 揚州 在 唐 時最盛。舊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東西七里三十步,可紀者有二十四橋。最西 濁河 茶園橋 ……自 驛橋 北河流東出,有 參佐橋 ,次東水門,東出有 山光橋 。”系指 揚州 城外西自 濁河橋 茶園橋 起,東至 山光橋 止沿途所有的橋。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岡西錄》則以為:“ 廿西橋 即 吳家磚橋 ,一名 紅藥橋 ……《揚州鼓吹詞序》云: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或曰即古之二十四橋,二説皆非。”後用以指歌舞繁華之地。 宋 周邦彥 《玉樓春·惆悵詞》:“天涯回首一消魂,二十四橋歌舞地。” 元 薩都剌 《題清涼亭》詩:“二十四橋秋水白, 淮南 八月瀉銀河。”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玻璃
指天然水晶石之類,有各種顏色。現在指一種人工製造的質地硬而脆的透明物體
蘇軾名句,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