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宋之問的《游陸渾南山自歇馬嶺到楓香林以詩代書答李舍人適》
全文:
晨登歇馬嶺,遙望伏牛山。
孤出群峰首,熊熊元氣間。
太和亦崔嵬,石扇橫閃倏。
細岑互攢倚,浮巘競奔蹙。
白雲遙入懷,青靄近可掬。
徒尋靈異跡,周顧愜心目。
晨拂鳥路行,暮投人煙宿。
粳稻遠彌秀,栗芋秋新熟。
石髓非一岩,藥苗乃萬族。
間關踏雲雨,繚繞緣水木。
西見商山芝,南到楚鄉竹。
楚竹幽且深,半雜楓香林。
浩歌清潭曲,寄爾桃源心。
參考注釋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崔嵬
(1) 有石頭的土山
慎事關門並早歸,眼前恩愛隔崔嵬。——《金*瓶*梅》
(2) 高大;高聳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楚辭·屈原·涉江》
仙峰巔險峻岭崔嵬。——《封神演義》
閃倏
亦作“ 閃倐 ”。1.指光亮忽明忽滅。 唐 皮日休 《九諷·紀祀》:“波閃倏兮 湘君 ,竹蕭疏兮帝子。” 元 黃溍 《曉行湖上》:“夤緣際餘景,閃倏多遺玩。” 清 杜濬 《初聞燈船鼓吹歌》:“東船西舫更交加,下視何繇覩寸瀾。偶然閃倐透水處,如金在鎔風掣電。”
(2).指物體忽隱忽現。 唐 宋之問 《游陸渾南山答李舍人適》詩:“ 太和 亦崔嵬, 石扇 橫閃倐。”
(3).指事情變化不定。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三:“夫一人之身,而乍賢乍佞,乍炎乍涼,人情閃倏,一至於此。”
宋之問名句,游陸渾南山自歇馬嶺到楓香林以詩代書答李舍人適名句
名句推薦
記蜜燭夜闌,同醉深院
翁元龍《絳都春(秋晚,海棠與 * 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