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若水的《徐大宰生日》
全文:
潭潭相府開日邊,瑞光錯落勝非煙。
珊鞭皂帽千騎聯,袖中各有崧高篇。
惟公妙年少比肩,筆底詞藻爭春妍。
千佛經上名高懸,層霄未許孤鴻鶱。
牛刀稍奏驚九天,召對紫殿席為前。
舌本治道如湧泉,重瞳屢矚眷予偏。
駸駸台省難淹延,徑躋政府持論堅。
彼奸不容外蕃宣,寺人炎炎國柄專。
力嘗抗之甘下遷,吾道不行乃命邅。
豈能俯首學阿諞,青雲斜飛二十年。
皇家累聖寶籙傳,太平推在商周先。
金人穹帳鄰幽燕,覘我弛備紛振鞭。
長驅近甸羅戈鋋,赤子枕藉吁可憐。
肉食者鄙議拘攣,金帛寶玩平山巔。
併割三鎮充垂涎,縣官聰明新位乾。
搜舉真相窮八埏,公鎮北門惠化沿。
左右國人皆曰賢,賜環歸來胡不遄。
父老泣把衣裙牽,白麻疏詔光台躔。
挈提宇宙歸陶甄,西北兩路尚控弦。
雖有盟好數棄捐,民貧到骨瘼未痊。
宿弊如毛費除蠲,仁祖良規人所便。
熙豐法誤今判然,斡旋鴻鈞須至權。
規規小手徒自纏,昔欲裕民反招愆。
茲其時矣盍勉旃,無使治行專潁川。
上天有意扶危顛,俾公之壽自綿綿,不須辟穀學神仙。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盟好
同盟友好。 宋 范仲淹 《奏陝西河北攻守等策》:“國家以生民之故,增物帛以續盟好。” 宋 葉適 《上孝宗皇帝札子》:“今酋之初又議割 白溝 以南而定盟好,蓋其本謀未嘗欲於 河東 、 河北 之外越而有之也。”《三國演義》第八二回:“今 吳侯 令人為使,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並將 荊州 仍舊交還,永結盟好。”
棄捐
(1).拋棄;廢置。《戰國策·秦策五》:“子曰:‘少棄捐在外,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淮南子·覽冥訓》:“棄捐 五帝 之恩刑,推厥 三王 之法籍。” 唐 胡適 《行路難》詩之一:“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所謂聖明之主者,亦非遠於人情者也,果能敝屣其黃屋,而棄捐所有以利漢人邪?”
(2).特指士人不遇於時或婦女被丈夫遺棄。 漢 劉向 《<戰國策>序》:“當此之時……重約結誓,以守其國,故 孟子 、 孫卿 儒術之士,棄捐於世;而游説權謀之徒,見貴於俗。” 唐 張籍 《離婦》詩:“十載來夫家,閨門無瑕疵……念君終棄捐,誰能強在茲。” 唐 吳筠 《覽古》詩之七:“ 魯侯 祈政術, 尼父 從棄捐。 漢 主思英才, 賈生 被排遷。” 宋 陳師道 《賀許州梁資政書》:“某向以不虞之名,誤被非常之舉,間緣罪戾,自取棄捐。” 明 何景明 《東門賦》:“念我與君,少小結髮,何言中路,棄捐決別。”《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命之不辰,風塵困瘁,再得脫離,又遭棄捐。” 清 吳偉業 《贈陸生》詩:“京華浪跡非長計,賣藥求名總遊戲。習俗誰容我棄捐,才名苦受人招致。”
(3).人死的婉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唐 李翱 《右僕射楊公墓誌》:“公生六年,太保棄捐;未及成童, 虢國 又終。” 明 宋濂 《故封承事郎給事中王府君墓版文》:“予生髮未燥,先公棄捐,一念及茲,肝膽為之拆裂。” 清 趙翼 《哭劉瀛坡總戎》詩:“如此相知忍棄捐,身騎箕尾竟登仙。”
李若水名句,徐大宰生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