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智勝如來,一個擔板底漢

釋道顏頌古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顏的《頌古》

全文:
種穀不生豆苗,蒸砂豈能成飯。
大通智勝如來,一個擔板底漢

釋道顏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釋道顏大通智勝如來,一個擔板底漢書法作品欣賞
大通智勝如來,一個擔板底漢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大通

(1).猶大道。《莊子·大宗師》:“ 顏回 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成玄英 疏:“大通,猶大道也。道能通生萬物,故謂道為大通也。”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故古人仰準陰陽,俯協剛柔,中識理性,使三才相善,同會於大通,所以窮理而盡物宜也。”

(2).通於大道。謂順應自然。《淮南子·詮言訓》:“聖人無屈奇之服,無瑰異之行,服不視,行不觀,言不議,通而不華,窮而不懾,榮而不顯,隱而不窮,異而不見怪,容而與眾同。無以名之,此之謂之通。”

(3).謂寬宏豁達。 晉 陳壽 《表上諸葛氏集目錄》:“伏惟陛下邁蹤古聖,蕩然無忌,故雖敵國誹謗之言,鹹肆其辭而無所革諱,所以明大通之道也。”

(4).謂大亨通,吉利。《清平山堂話本·契約文字記》:“今年是大通之年,我有心待交他將著 劉二 兩口兒骨殖還鄉,認他伯父。”

如來

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舉。”《西遊記》第七回:“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 如來 召請。” 清 趙翼 《大石佛歌》:“是誰鑿破山骨裂,幻出如來身半截。”

一個

(1).表數量。單個。用於人和各種事物。如:一個人;一個書櫃;一個學校;一個理想;一個星期;一個地方。

(2).整個。如:他今天一個上午都沒歇過。如:今年一個冬天沒下過雪。

(3).用在動詞和補語之間,表示程度。如:吃了一個飽;看了一個夠;淋了一個透。

(4).跟名詞、動詞結合,用在謂語動詞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張天翼 《兒女們》:“黑雲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個不留神就得塌下來。” 沙汀 《丁跛公》:“昨天在一家買賣田地的酒席上,一個不提防,給兩三個熟人,灌醉來躺下了。” 祖慰 《被礁石劃破的水流》:“我扭頭就走,真怕她一個箭步追上來。”

擔板

呆板。 宋 華岳 《自訟》詩:“我生素不事詼諧,擔板方頭喚不回。” 清 黃宗羲 《論文管見》:“敘事須有風韻,不可擔板。”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六八:“ 梨洲 論詩,於情景的關係,說得已很妙,然而猶覺其擔板搭實,沒有 船山 說得空靈。”

釋道顏名句,頌古名句

詩詞推薦

  • 壽章參政

    陳耆卿宋代〕聲名早已壓人寰,手握樞機鬢未斑。嘉會宛如魚在水,遠猷直放馬歸山。風生帷幄深沉處,春在邊陲廣莫間。聞說
    大通智勝如來,一個擔板底漢 詩詞名句
  • 報恩寺六韻

    乾隆清代〕路問長乾里,聲傳古寺鐘。城頭瞻塔鳳,溪口渡橋龍。宛識清涼近,真看瑞靄濃。金輪三國始,雁堵九霄重。祝嘏
  • 詠史·其九·卓文君

    何吾騶明代〕靜夜相從誰得聞,憐才天下幾如君。後來縱有淩雲氣,得似當壚已自醺。
  • 詠史二首

    陳造宋代〕平側區分偶儷勻,無階更復古真淳。浪言此秘無前睹,畢竟休文是罪人。
    大通智勝如來,一個擔板底漢 詩詞名句
  •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唐代〕一作宿來公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樵人歸欲盡,煙鳥栖初定。之
    大通智勝如來,一個擔板底漢 詩詞名句
  • 春寒

    朱槔宋代〕人道春寒早繫舟,楚山一夜雨瀏瀏。此生削跡江邊路,嫩綠紛紅只自愁。
  • 為張仲照題秋野軒

    王汝玉明代〕城郭囂塵遠,郊原爽氣浮。霜丹千樹葉,雲白一天秋。泖蟹螯初薦,溪菰米乍收。滄浪濯纓罷,長揖謝公侯。
  • 次韻董令升梅花

    王之道宋代〕花前樽酒瀉尖泥,痛飲仍欣客到齊。竹外一枝青更好,水邊疏影動還迷。醉醒正值微風入,酬唱何妨素魄低。聞說
    大通智勝如來,一個擔板底漢 詩詞名句
  • 和粹伯七夕韻

    曾協宋代〕誰紀天孫謫墮時,浪言能至古宣尼。只今天上秋宵短,莫近雞星聽喔咿。
  • 紀夢

    石寶明代〕夙昔夢飛騰,中年羽翼短。有時暫凌霄,意願每不滿。內省知志衰,前行任塗坦。如何今宵夢,復似奇與誕。偉然
大通智勝如來,一個擔板底漢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