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著的《次韻張子開次子試晬》
全文:
聞昔寧馨兒,如馬千里馳。
或秀如芝蘭,或如飣坐梨。
居易生七月,已能指無之。
又比令狐楚,五歲善屬辭。
是皆非偶爾,陰有造物司。
吾黨正氣旺,楊泣墨子悲。
誰知世變極,所見及所期。
卓哉子張子,不問今何時。
種德以種子,愈出而愈奇。
元方既及冠,可寶已不貲。
經史日研精,甚於渴與飢。
百發當百中,善射如由基。
亦曰厚自積,王魏不仕隋。
再索又得兒,照室光陸離。
今朝歲一周,岐嶷傲娥羲。
叢珍試初步,動覺應矩規。
粲粲文在手,炯炯白在眉。
但喜家傳昌,浮機豈終危。
宙宇一開泰,扶植須人為。
在外寄藩屏,在朝資棟儀。
雖當保抱中,方來事可龜。
風埃自澒洞,庭階且燕熙。
眼底雙鳳雛,笑唾燕雀卑。
而況表獨立,硬脊非韋脂。
觀志既有人,一脈如抽絲。
作室必肯堂,何患不塈茨。
此事真慶事,他事非所怡。
我老拙已固,無能說項斯。
來詩走風檣,難用蠡管窺。
趁筆聊示耳,深愧無精思。
參考注釋
觀志
觀察其心志。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鄭伯 享 趙孟 於 垂隴 …… 趙孟 曰:‘七子從君,以寵 武 也。請皆賦,以卒君貺, 武 亦以觀七子之志。’” 晉 乾寶 《晉紀·世祖武皇帝》:“ 泰始 四年二月,上幸 芳林園 ,與羣臣宴,賦詩觀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 春秋 觀志,諷誦舊章,酬酢以為賓榮,吐納而成身文。”
有人
(1).謂有傑出的人物。《晉書·忠義傳序》:“ 卞壼 、 劉超 、 鍾雅 、 周虓 等已入列傳,其餘即敍其行事,以為《忠義傳》,用旌 晉氏 之有人焉。” 唐 韓愈 《興元少尹房君墓誌》:“ 房 故為官族,稱世有人。”
(2).謂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盡心下》:“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櫻桃小口嬌聲顫,不防花下,有人腸斷。” 巴金 《春》一:“有人從梅林那面走過來,發出了這樣的叫聲。”
一脈
亦作“一脈”。1.河流或山脈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無塵飯柏林寺分題得栢字》:“勿輕一脈微,去漲萬頃澤。”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 太行 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 許地山 《換巢鸞鳳》:“ 和鸞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邊,屋後一脈流水,四圍都是竹林。”
(2).猶言一線,一縷。多用於連貫相承的事物。 元 張養浩 《秋日梨花》詩:“只知秋色千林老,爭信陽和一脈存。”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不知 孔子 教澤之遠,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萬萬世之同守斯文一脈者。” 清 萬玉卿 《瀟湘怨·撰誄》:“到今日呵,知他一脈情腸,兩下各千迴百折。”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嚴時亦嘗恢復殺頭,雖延國粹於一脈乎,而亦不可謂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親族、師弟、詩文等前後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驚奇》卷三:“﹝ 娃娘 ﹞亦且認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脈,甜言軟語,更不羞澀。”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南門六家, 竹橫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雖遠,亦是一脈。” 清 阮元 《書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後》:“是《四書》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為一脈,為文之正統也。”
(4).中醫指一種脈象。《素問·陰陽別論》“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唐 王冰 註:“五陽謂五臟之陽氣也。五臟應時,各形一脈,一脈之內,包總五臟之陽,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陽也。”
抽絲
(1) 把蠶繭的絲抽取出來
(2) 因脫針或斷線而脫絲
保證不抽絲的襪子
陳著名句,次韻張子開次子試晬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