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轍的《竹枝歌》
全文: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聞竹枝皆楚語。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風露。
扁舟日落駐平沙,茅屋竹籬三四家。
連春並汲各無語,齊唱竹枝如有嗟。
可憐楚人足悲訴,歲樂年豐爾何苦。
釣魚長江江水深,耕田種麥畏狼虎。
俚人風俗非中原,處子不嫁如等閒。
雙鬢垂頂發已白,負水採薪長苦艱。
上山採薪多荊棘,負水入溪波浪黑。
天寒斫木手如龜,水重還家足無力。
山深瘴暖霜露乾,夜長無衣猶苦寒。
平生有似麋與鹿,一旦白髮已百年。
江上乘舟何處客,列肆喧譁占平磧。
遠來忽去不記州,罷市歸船不相識。
去家千里未能歸,忽聽長歌皆慘棲。
空船獨宿無與語,月滿長江歸路迷。
路迷鄉思渺何極,長怨歌聲苦淒急。
不知歌者樂與悲,遠客乍聞皆掩泣。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鬢垂
鬢腳。《古文苑·左思<白髮賦>》:“星星白髮,生於鬢垂。” 章樵 註:“垂,邊也。” 南朝 梁 庾肩吾 《詠美人看畫詩》:“轉手齊裾亂,橫簪歷鬢垂。”
頂發
猶發配。《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再説,他好好兒的作著個文官兒,怎么又給個轄呢?這不頂發了他了嗎?這可坑死我了!”
頭髮。《國語·齊語》“班序顛毛以為民紀統” 三國 吳 韋昭 註:“顛,頂也。毛,髮也……言次列頂髮之白黑,使長幼有等,以為治民之經紀。”
負水
(1).提水;擔水。《後漢書·羊續傳》:“其小弱者,悉使負水灌火。” 唐 皮日休 《魯望以花翁之什見招因次韻酬之》:“斸煙栽藥為身計,負水澆花是世功。”
(2).游水。《西遊記》第三八回:“那獃子撲通的一個沒頭蹲,丟了鐵棒,便就負水。”
採薪
砍柴。《呂氏春秋·安死》:“憚耕稼採薪之勞,不肯官人事。”一本作“ 採薪 ”。《漢書·賈山傳》:“ 文王 之時,豪俊之士皆得竭其智,芻蕘採薪之人皆得盡其力,此 周 之所以興也。” 唐 李白 《雉朝飛》詩:“麥隴青青三月時,白雉朝飛挾兩雌。錦衣綺翼何離褷, 犢牧 採薪感之悲。” 明 周梅墟 《帶雨鳴柯》曲:“濛濛甘霤傾,為採薪,荷笠登山嶺。”
打柴。《尉繚子·分塞令》:“採薪芻牧者,皆成行伍,不成行伍者不得通行。”《淮南子·說山訓》:“君子之於善也,猶採薪者見一芥則掇之,見青蔥則拔之。”
蘇轍名句,竹枝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