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著的《四月五日醉書慈雲閣》
全文:
峰開荷葉東南傾,梵宮截斷西來青。
參差樓閣半空起,撞鐘椎魚撼林坰。
奔走簦笠數百里,隨事來乞山中靈。
大眾坐飽雲捧足,百需順應水建瓴。
彼饕者誰屍海閫,日鬻三帖山府庭。
交馳爭此一席捲,赭山不足搜缽瓶。
囊橐所攫鳥獸散,遺臭滿山草亦腥。
檐棟摧落甚敗驛,旁風雨濕上見星。
廚煙寂寞甑釜破,殘僧菜色身伶俜。
山運忽回緣法到,鐵錫飛入總雲亭。
伽藍起舞山鬼避,擊大*法鼓轟雷霆。
豎硬脊樑施敏手,恢恢餘刃新發硎。
仆者以興弊者劃,如痼病脫沈醉醒。
況今佛流正澎湃,平地丈浪騰滄溟。
何事不可咄嗟辦,寺已如畫山翠屏。
誰知不忍回首處,山下景色何凋零。
文獻故家編下戶,瀟瀟四壁門長扃。
舊來富家鼠竄伏,貧民偶遺風濤萍。
叫囂隳突尚不已,宛轉就縛垂死丁。
春風無分日光薄,冤聲苦語那可聽。
信有天堂與地獄,咫尺中間分異形。
世變不情至此極,仰面三嘆天冥冥。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囊橐
(1).袋子。《詩·大雅·公劉》:“迺裹餱糧,於橐於囊。” 毛 傳:“小曰橐,大曰囊。” 鄭玄 箋:“乃裹糧食於囊橐之中。”
(2).借指糧倉、糧庫。 宋 蘇軾 《上韓魏公論場務書》:“ 鳳翔 、 京兆 ,此兩郡者, 陝西 之囊橐也。”
(3).囊括;聚集。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夫音者始於宮,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宮商也。” 清 王晫 《今世說·豪爽》:“﹝ 汪汝謙 ﹞幾沉而才老,熱腸俠骨,囊橐一世之志氣。”
(4).指行李財物。 唐 白行簡 《李娃傳》:“及旦,盡徙其囊橐,因家於 李 之第。”《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張氏 卻將囊橐檢點,那曾還剩得分文!”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奚奴溫酒》:“歸附後,公攜入京,公死,囊橐皆為所有,因而巨富。”
(5).窩藏,包庇。亦以喻庇護所。《漢書·張敞傳》:“ 廣川王 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 劉調 等通行為之囊橐,吏逐捕窮窘,蹤跡皆入王宮。” 顏師古 註:“言容止賊盜,若囊橐之盛物也。”《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七年》:“既不能深有所傷,而終亦不敢明言以擣其囊橐窟穴之所在。” 清 戴名世 《撫盜論》:“嗚乎,天之亡人國,假手於羣盜,羣盜又假手文武大吏以為囊橐,其禍豈偶然哉!”
(6).猶勾結。 唐 元稹 《唐慶萬年縣令》:“輦轂之下,豪黠僄輕。擾之則獄市不容,緩之則囊橐相聚。”《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因循歲月,積弊已久,是以胥吏得以囊橐為姦,賄賂公行而莫之誰何。”
鳥獸散
指一群人像鳥獸一樣突然四處散去(貶義)
遺臭
流傳惡名。 宋 張孝祥 《滿江紅·於湖懷古》詞:“笑老姦,遺臭到如今,留空壁。” 元 郝經 《白溝行》:“稱臣呼父古所無,萬古諸 華 有遺臭。” 清 李漁 《蜃中樓·點差》:“羞躁進,甘株守,怕無端媚灶逢天咎,未得貴,反遺臭。”參見“ 遺臭萬載 ”。
山草
(1).山中的草。 唐 李益 《和丘員外題湛長史舊居》:“運轉春華至,歲來山草緑。”
(2).猶言山野草莽。借指在野未仕。《後漢書·李固傳》:“方今之事,復同於前。臣伏從山草,痛心傷臆。”《晉書·隱逸傳·郭文》:“山草之人,安能佐世!”
陳著名句,四月五日醉書慈雲閣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