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必大的《贛守張子智重修思賢閣奉趙清獻公》
全文:
霜凝憲簡肅朝衣,日轉熙台治郡時。
事道初無中與外,居仁自有勇兼慈。
甿謠曾詠來何暮,德政常留去後思。
眼看清規非面友,肩隨畫像是心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眼看
(1) 馬上,在很短的時間之內
暴風雨眼看就要來了
(2) 聽憑(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或發展)
哪能眼看著他走邪道不管呢
清規
佛教中僧尼必須遵守的戒規
面友
貌合神離的朋友
友而不心,面友也。——《法言·學行》
肩隨
(1).古時年幼者事年長者之禮。並行時斜出其左右而稍後。《禮記·曲禮上》:“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鄭玄 註:“肩隨者,與之並行差退。”後遂用作忝在同列,得以追隨於後之意。 唐 李白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詩:“小子謝麟閣,雁行忝肩隨。” 明 張居正 《壽封翁觀吾王年丈六十序》:“ 王子 博學邃養,厚積而晚發,余以童稚淺薄,謬為有司所録,獲從 王子 之後。其視 王子 ,丈人行也,不敢肩隨焉。”
(2).猶追隨。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 澄什 結轍於山西, 林遠 肩隨乎 江 左矣。”《梁書·張率傳》:“紛高冠以連袵,鏘鳴玉而肩隨。”《舊唐書·則天*皇后紀》:“刑戮雖加,枝胤仍在,何得肩隨近侍,齒列朝行?”《明史·高拱傳》:“ 拱 為首輔, 居正 肩隨之。”
(3).跟上,比得上。 清 方苞 《書<王莽傳>後》:“此傳尤 班 史所用心,其鉤抉幽隱,雕繪眾形,信可肩隨 子長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公畫名與 元 趙學士 、 明 董尚書 埒,而清操勁節,非 湖州 、 華亭 所能肩隨。” 孫中山 《建國方略·第三計畫》:“欲使 營口 將來再能凌駕 大連 而肩隨於前言三世界大港之後,吾人必須一面改良內地水陸交通,一面濬深其達海之通路。”
畫像
(1) 肖像
巨幅畫像
(2) 畫成的人像
心期
(1).心中相許。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實欣心期,方從我游。” 唐 王勃 《山亭興序》:“百年奇表,開壯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2).引申為相思。 宋 晏幾道 《採桑子》詞:“心期昨夜尋思徧,猶負殷勤,齊斗堆金,難買丹誠一寸真。” 明 陸采 《懷香記·赴約驚回》:“悲命,今宵良會未成,還要把心期再整。”
(3).深交。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出溪口見候》詩:“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傳》:“我與 士遜 心期久矣,豈可一旦以勢利處之。”
(4).期望。《南齊書·豫章王嶷傳》:“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憂往喜還,頓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 明 唐寅 《題畫》詩:“心期此日來游賞,載酒攜琴過野橋。” 高旭 《癸丑元旦》詩:“新朝甲子舊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5).心愿,心意。 唐 羅隱 《讒言·越婦言》:“通達後,以匡國致君為己任,以安民濟物為心期。” 宋 陸淞 《瑞鶴仙》詞:“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卻把心期細問。” 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詞:“回首碧雲西,多少心期;短長亭外短長堤。” 梁遇春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許多的志願,無數的心期,全在這幾年裡銷磨盡了。”
(6).胸懷。 唐 錢起 《送沉仲》詩:“心期邈霄漢,詞律響瓊琚。”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心期耿耿浮雲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宋 亦英 《沁園春·悼念周*恩*來同志》詞:“世頌殊勛,人誇大度,美德高風孰比擬?公永在,有照人肝膽,日月心期。”
(7).情緒,心境。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診祟》:“又不是困人天氣,中酒心期,魆魆地常如醉。” 余疚儂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韻》:“身世最憐趨俗慣,心期最恨有家牽。”
周必大名句,贛守張子智重修思賢閣奉趙清獻公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