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朱槔的《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
全文:
漫郎古邑埋蒿萊,五柳合抱何人栽。
浯溪未作天寶頌,爽氣已壓南昌梅。
蘇公鄧公先後到,一時玉立高嵬嵬。
扁舟載酒渡江水,千山軟翠昏樓台。
窪尊抔飲追太古,雲荒石老無紛埃。
歸來玉署念赤避,側身西望銀濤堆。
英辭傑句相震發,尚記野鳥窺空罍。
只今卻數未百載,蟲篆想見留岩隈。
中原膻腥雜夷夏,淮北城壘生莓苔。
公乎天與濟世具,曷不手引梟鸞開。
空遺筆力配元祐,頓覺紙上千軍摧。
禁中頗牧知在即,號令前日頒風雷。
丹青元向大羽出,貂蟬要兜鍪來。
數公文字雖勝絕,莫使變作離騷哀。
參考注釋
中原
(1) 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平原;原野
膻腥
(1).葷腥。亦指魚肉類食物。 唐 高適 《送郭處士往萊蕪兼寄苟山人》詩:“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猶未知膻腥。” 唐 李紳 《過荊門》詩:“陰森鬼廟當郵亭,雞豚日宰聞膻腥。”
(2).舊時對北方少數民族的風習或其所建立的政權等的蔑稱。 明 梁伯龍 《擬出塞》曲:“音書難倩。況萬里膻腥,更誰訪紅顏薄命?”
夷夏
(1).夷狄與華夏的並稱。古代常以指 中國 境內的各族人民。《周書·於翼傳》:“ 翼 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 馮君 焉。” 唐 劉禹錫 《賀赦表》:“用含弘光大之澤,副夷夏會同之心。” 明 徐渭 《初入京瞻宮闕》詩:“域中夷夏極,天上帝王家。”
(2).指少數民族地區與內地。 唐 王勃 《滕王閣序》:“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淮北
(1) 指淮河以北的地區,特指安徽的北部
(2) 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北部,面積2725平方公里,人口133萬,其中市區人口43萬。淮北煤田為中國主要煤炭基地之一
城壘
城池營壘。 漢 桓寬 《鹽鐵論·繇役》:“自古明王不能無征伐而服不義,不能無城壘而御強*暴也。” 前蜀 韋莊 《過內黃縣》詩:“雲中粉堞新城壘,店後荒郊舊戰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煞風景》:“目擊煞風景者四事……一 金山 築城壘。”
莓苔
青苔。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 蘇舜欽 《寄守堅覺初二僧》詩:“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訪尋。” 明 李瀚 《光孝寺訪唐佛》詩:“一徑莓苔寒瑟瑟,千年燈火坐蕭蕭。”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四)》:“正如通過密葉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見點點的碎影。”
朱槔名句,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中原膻腥雜夷夏,淮北城壘生莓苔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