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粥廠佐例賑,最濟老幼貧。
五城發官谷,州縣捐資循。
日久慮難繼,谷命官出囷。
自冬逮首夏,想活無數人。
昨旨命展期,止以霈澤均。
旨降隨沾膏,停期恐即遵。
普令展半月,庶及麥秋新。
上以承天庥,下以惠吾民。
惠民寧從厚,嗟哉溝壑頻。
詩詞問答
問:《降旨展直隸各州縣粥廠賑期詩以紀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
2. 昨以麥秋未屆顒望甘霖各州縣官設粥廠於畿輔貧民可資接濟特命發倉谷展賑以得雨為期翼日時雨普降恐有司即行停止申命再展半月則可延至麥秋矣
參考注釋
粥廠
舊時官府、慈善團體或人士施粥以賑饑民之所。《明史·袁應泰傳》:“ 山東 大飢,設粥廠哺流民,繕城濬濠,修先聖廟,飢者盡得食。”《清史稿·世祖紀二》:“乙酉,設粥廠賑京師飢民。”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報應·德報》:“ 康熙 癸卯歲大飢,偕弟 公遜 設粥廠於 南翔 甫里 ,日計粟五十石,罄家賑濟。” 蕭乾 《往事三瞥》:“於是,就摸著黑,嚓嚓嚓地朝粥廠走去。” 孫犁 《澹定集·鄉里舊聞三》:“他們走了以後,不久在 義里村 就設立了一座粥廠。”
老幼
(1).老人和小孩。《禮記·樂記》:“老幼孤獨,不得其所。”《國語·晉語七》:“養老幼,恤孤疾。”
(2).泛指家屬。 晉 潘岳 《西征賦》:“牧疲人於西夏,攜老幼而入 關 。”
五城
指五城御史。清時京城內分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
京兆五城不敢專決。——清· 方苞《獄中雜記》
發官
上任。《商君書·定分》:“為法令置官吏,朴足以知法令之謂者,以為天下正,則奏天子,天子則各主法令之。皆降受命,發官。” 朱師轍 解詁:“發,遣也,往也。發官,遣之官,即今所謂赴任。”
州縣
(1).州與縣的合稱。 唐 韓愈 《進士策問》:“今將自州縣始,請各誦所懷,聊以觀諸生之志。” 宋 歐陽修 《吉州學記》:“今州縣之吏,不得久其職而躬親於教化也。”
(2).指州縣官。 清 袁枚 《隨園隨筆·應知不知》:“今之州縣死一州一縣之社稷。”
捐資
捐助錢財
捐資興學
日久
日子長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慮難
憂慮災難。 漢 賈誼 《惜誓》:“非重軀以慮難兮,惜傷身之無功。”《三國志·吳志·孫堅傳》“於義儉矣”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曰:“安可不防微於未兆,慮難於將來。”
命官
受朝廷任命的官吏
首夏
始夏,初夏。指農曆四月。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唐 魏徵 《暮秋言懷》詩:“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 吳沛霖 《春盡日寄林三金陵》詩:“倘許一緘重報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無數
(1) 無法計數,指數量極多
可能的組合是無數的
(2) 不知底細
胸中無數
展期
(1) 往後推延預定的日期或期限
因故展期
(2) 展覽的時期或日期
展期預定一周
霈澤
(1).雨水。 唐 杜甫 《大雨》詩:“風雷颯萬里,霈澤施蓬蒿。” 宋 蘇軾 《祭常山神文》:“若時賜霈澤,驅攘蟲災,以完我西成之資。” 清 孫枝蔚 《插秧》詩:“皇天憫老農,霈澤滿前溪。”
(2).喻恩澤。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詩:“共望 漢 朝多霈澤,蒼蠅早晚得先知。” 宋 范仲淹 《鄧州謝上表》:“迺宣霈澤,以安黎元。” 明 方孝孺 《郊祀頌》:“霈澤是施,大賚是庸。”
(3).特指對罪犯的恩赦。 唐 元稹 《彈奏劍南東川節度使狀》:“所犯雖經霈澤,莊田須有所歸。”《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元年》:“方合正典刑,而遽逢霈澤。”
半月
(1) 一月之半
(2) 當月球半個圓面被照亮時的上弦月或下弦月;上弦或下弦時看到的月球
麥秋
麥子成熟後的收割季節,一般在夏季,但具體日期各地不一
承天
(1).承奉天道。《易·坤》:“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後漢書·郎顗傳》:“夫求賢者上以承天,下以為人。”
(2). 唐 代樂舞名。《新唐書·禮樂志十一》:“舞者二十人。分四部:一景雲舞,二慶善舞,三破陣無,四承天舞……承天樂,舞四人,進德冠、紫袍、白袴。”
(3). 唐 代宮城南中門叫 承天門 。《舊唐書·睿宗紀》:“兵部尚書 郭元振 從上御 承天門 樓,大赦天下。”
惠民
施恩惠於民;愛民。《書·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景公 問政於 師曠 曰:‘太師將奚以教寡人?’ 師曠 曰:‘君必惠民而已。’”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一》:“ 充國 惠民,安得湮沒而不章焉。” 明 方孝孺 《蜀三守贊·李冰》:“處厲民之時而為惠民之政,非仁者不能也。”
嗟哉
嘆詞。 漢 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鳥飛不度,獸不敢臨,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後漢書·耿弇傳論》:“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 唐 韓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歸讀古人書,盡日不得息。”
溝壑
溪谷,山澗
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戰國策·趙策》“填溝壑”,此處是死的意思
世間溝壑中水鑿之處,皆有植土龕岩,亦此類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